以學正風,就是要弘揚清廉之風。
“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的焦裕祿,帶領(lǐng)蘭考群眾戰(zhàn)天斗地;“不帶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為人民”的谷文昌,在荒山石灘造林,留下滿山木麻黃;群眾心中的“最美扶貧書記”黃詩燕,被同事視為嚴于律己的“好班長”……這些群眾喜愛的好干部,無不詮釋著一個深刻的道理: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權(quán)才能贏得人心。
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
十多年來,“打虎”零容忍,“拍蠅”不手軟,“獵狐”不止步,黨風廉政建設(shè)和反腐敗斗爭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成效之大有目共睹。
“人民把權(quán)力交給我們,我們就必須以身許黨許國、報黨報國,該做的事就要做,該得罪的人就得得罪。”
“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敗分子,就要得罪13億人民。這是一筆再明白不過的政治賬、人心向背的賬!”
……
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中國共產(chǎn)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與人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quán)勢團體、任何特權(quán)階層的利益。”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中國共產(chǎn)黨人為的是大公,守的是大義,求的是大我。新征程上,全黨同志都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永葆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以學正風,就是要養(yǎng)成儉樸之風。
“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zhàn)勝許多困難的地方!”讀過方志敏《清貧》這篇文章的人,都會被文中的這句名言所震撼。
在艱苦卓絕的革命歲月,正是因為有了千千萬萬個無私無畏的方志敏,我們黨才贏得了人民的擁護和愛戴,獲得了革命勝利的不竭動力。
現(xiàn)在,我們生活條件好了,但艱苦奮斗的精神一點都不能少,必須堅持以儉修身、以儉興業(yè),堅持厲行節(jié)約、勤儉辦一切事情。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2020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曾就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強調(diào)“盡管我國糧食生產(chǎn)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節(jié)約糧食,不僅僅是風尚和美德問題,更關(guān)乎人民生活幸福和國家長治久安。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習近平總書記知之深、行之遠。
黨的十八大以來,堅決反對講排場比闊氣,堅決抵制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浪費可恥、節(jié)約光榮”蔚然成風、深入人心。
簡化會場布置、嚴格執(zhí)行會議伙食標準、精簡紙質(zhì)文件材料的印制和發(fā)放……如今,全國兩會更加務(wù)實、高效、節(jié)儉。雖然會場里少了鮮花,但贏得了會場外廣大人民群眾的拍手稱贊。
“黨和政府帶頭過緊日子,目的是為老百姓過好日子,這是我們黨的宗旨和性質(zhì)所決定的。”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席話切中肯綮、深邃有力。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廣大黨員干部必須牢記,不論我們國家發(fā)展到什么水平,不論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思想是本,作風是形。思想洗禮越深刻,作風建設(shè)越深入。以這次主題教育為契機,廣大黨員干部定能更加自覺地把好傳統(tǒng)帶進新征程,將好作風弘揚在新時代。
策劃:張毅、杜尚澤
撰文:張洋
校檢:朱利
圖片來源:新華社(攝影:鞠鵬,視覺:賴向東)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