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主席曾經(jīng)打過一個比喻,“實現(xiàn)中國夢是一場歷史接力賽。”
3月13日上午,黨的二十大后召開的第一次全國兩會勝利閉幕。習主席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指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接力棒,歷史地落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
為什么強調“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這個主題?如何傳好這一歷史“接力棒”?《時政新聞眼》為你解讀。
△ 視頻: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京閉幕 習近平發(fā)表重要講話
01
莊嚴的宣示 奮進的號角
閉幕會三天前,3月10日上午,習近平全票當選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在隨后舉行的共和國歷史上第二次國家主席憲法宣誓儀式上,他左手撫按憲法,右手舉拳,莊嚴宣誓。
在閉幕會上的講話中,習主席說,“這是我第三次擔任國家主席這一崇高職務。人民的信任,是我前進的最大動力,也是我肩上沉甸甸的責任。”
面對現(xiàn)場2900多名全國人大代表,他鄭重宣示,“我將忠實履行憲法賦予的職責,以國家需要為使命,以人民利益為準繩,恪盡職守,竭誠奉獻,絕不辜負各位代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重托!”

△ 憲法宣誓儀式上,3名禮兵護送《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入場。(總臺國廣記者李晉拍攝)
習主席第三次在換屆之年的全國人代會閉幕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這是莊嚴的宣示,也是再出發(fā)的動員。
2013年3月17日,新當選國家主席的習近平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深刻闡釋中國夢的本質內(nèi)涵及其實現(xiàn)條件,向全國各族人民發(fā)出了為實現(xiàn)中國夢而奮斗的動員令。

△ 這是放置在宣誓臺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總臺記者孫楠拍攝)
2018年3月20日,再次當選國家主席的習近平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深情謳歌偉大的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偉大民族精神。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開局之年的全國兩會,承載著中國人對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新期盼。習主席再次發(fā)表重要講話,吹響奮進新征程的號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