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2日至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考察。
4天、3座城市、9個考察點、1場匯報會、7場會見……透過這些數(shù)字,可以感受到行程之密集、互動之熱烈、期待之殷切。
這是時隔八年總書記再赴新疆,也是黨的二十大之前一次重要國內考察。
總書記在新疆之行中的重大關切和重要部署,可以重點歸結為四個關鍵詞?!稌r政新聞眼》為你解讀。
△時政微紀錄丨習近平總書記新疆行

△新疆之行考察點一覽
01
關鍵詞之一:團結
在新疆,團結有多重要?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這樣說,“新疆的問題最長遠的還是民族團結問題”,“新疆最大的群眾工作就是民族團結和宗教和諧”。
從“奮力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yè)、生態(tài)良好的美好新疆”,到“依法治疆、團結穩(wěn)疆、文化潤疆、富民興疆、長期建疆”,“團結”都很靠前,重要性不言而喻。
去年8月、12月,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全國宗教工作會議先后召開,總書記對于促進民族團結、宗教和諧等工作作出重要部署。

△新疆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總臺央視記者李輝拍攝)
總書記這次到新疆,在大學、社區(qū)、博物館、農村等多個考察點,都重點談民族團結。
他說,“要格外珍惜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56個民族擰成一股繩”,“各民族大團結的中國一定是無往而不勝的,一定是有著光明未來的”。
在7月15日的匯報會上,總書記再次強調,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烏魯木齊固原巷社區(qū)。(總臺央視記者馬立飛拍攝)
值得關注的是,這次考察期間,總書記提出要加緊研究一些重要課題。
比如,要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基礎性問題研究。比如,要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歷史、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研究。
在去年8月的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總書記提出,必須堅持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
這次在新疆,總書記作了新的闡述。他說,要樹牢中華民族歷史觀,鑄牢中國心、中華魂,特別是要深入推進青少年“筑基”工程。

△新疆大學校史館,由“解放樓”改建而成。(總臺央視記者張洛嘉拍攝)
關于宗教和諧,總書記重申了去年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培養(yǎng)三支隊伍”的要求,同時還指出,要保障信教群眾正常宗教需求,把信教群眾牢牢團結在黨和政府周圍。
考察中,總書記強調了一句話:“要堅持團結一致向前看。”

△新疆各族同胞。(總臺央視記者王哈男拍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