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聚合力 一道坎一道坎過
“離總書記最近時只有2米,當時激動得哭了。”話音未落,幾輛滿載著游客的旅游觀光車駛來,虞明香快步向前,迅速招呼起來。
兩年前,因為“工資差不多,離家近又方便照顧小孩”,虞明香進入司莫拉幸福佤鄉(xiāng)旅游專業(yè)合作社,成為一名旅游引導員,一方面向游客講述習近平總書記來村里時的情景,一方面帶游客領略佤寨風情。
相比上一份在城里的銷售員工作,做旅游引導員,她不用每天騎著摩托車花個把小時往返城里和寨子,兩分鐘就能從家走到上班地。
“在村子發(fā)展上,棘手問題剛解決,新的問題又來了——怎樣聚人心強發(fā)展?”清水鄉(xiāng)副鄉(xiāng)長、三家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趙家清認為,只有強有力的黨支部引領,村子才能更好發(fā)展。
2020年1月23日,司莫拉黨支部成立,擁有13名黨員,黨支部書記由趙家清兼任。
2020年6月,在黨支部引領下,司莫拉幸福佤鄉(xiāng)旅游專業(yè)合作社建了起來,統(tǒng)籌村里鄉(xiāng)村旅游發(fā)展。“合作社實行股份制,每戶村民交納10元即為社員,每戶出資入股后,年終就能享受分紅。”趙家清說。
當年,全村73戶人家全都加入了合作社,不到一年,合作社便實現了分紅。趙家清說,資金分配按“四議兩公開”制度制定,由村黨支部提議,“黨支部+村民小組+合作社”三方商議,群眾會決議,再由鄉(xiāng)、村一級審議后執(zhí)行。2021年,從100元到1000多元不等,寨子里所有人家再次領到分紅。
“家里以5000元和部分茶地入股,去年領了1900多元。”剛招呼完一撥游客的虞明香說。

中寨司莫拉佤族村的村民們。人民網 劉怡攝
兩年多來,寨子還制定了文明公約,落實了“三院三長”責任制,探索出了“黨員帶領下的200米服務圈”服務模式。
如今,村黨支部成為整個佤寨發(fā)展的“紅色引擎”,正把村民們凝聚在一起過幸福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