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柏林/南京8月20日電 “中國人民紀念拉貝,是因為他對生命有大愛、對和平有追求。”托馬斯·拉貝把習近平主席對爺爺約翰·拉貝的這句評價,印在自己著作《拉貝與中國》首頁。
“這是至高榮譽。”托馬斯告訴記者,自己訪華已近20次,每次都深深體會到中國人民對拉貝的深厚感情。
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期間,拉貝毅然留守南京,同多位國際友人共同設(shè)立“國際安全區(qū)”,救助超過二十萬中國百姓,并詳細記錄日軍暴行,為歷史留下如山鐵證。從南京到柏林,人們共同紀念拉貝滿懷勇氣與大愛的選擇,從苦難歷史中汲取力量,續(xù)寫友誼與和平的新篇章。

這是8月7日在位于德國海德堡的約翰·拉貝交流中心拍攝的拉貝雕像。新華社記者 張帆 攝

這是8月7日在德國柏林拍攝的拉貝墓。新華社記者 杜哲宇 攝
“他一直被中國人惦念和感激”
在采訪中,托馬斯向記者展開一幅南京城的老地圖。地圖上一小塊灰色陰影區(qū)域,正是不到4平方公里的“國際安全區(qū)”。那是數(shù)以萬計中國民眾在絕境中的希望之所。
當時,年過五旬、任西門子公司常駐南京代表的拉貝被推舉為安全區(qū)主席。托馬斯告訴記者,拉貝把學(xué)校、教堂、西門子廠區(qū)等建筑開辟為緊急避難所,冒著生命危險“說服日本人承認安全區(qū)可為中國人提供庇護”,四處奔走為安全區(qū)找大米和煤等生活物資。拉貝被中國百姓稱為“活菩薩”“南京好人”。
“在當時條件下,少數(shù)人的力量不足以拯救整個南京,但他努力救護身邊的人。”托馬斯說,“他的善良和人道主義精神感動并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
“多年來,拉貝一直被中國人民惦念和感激。”托馬斯說,習近平主席2014年訪問德國時在演講中講述了拉貝的故事,并在中國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等場合多次提到拉貝。
2015年9月,托馬斯受邀參加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習近平主席在那場活動上向托馬斯頒發(fā)了“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

這是8月7日在德國海德堡約翰·拉貝交流中心拍攝的“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新華社記者 張帆 攝
習近平主席在紀念章頒發(fā)儀式上的講話中專門提到“同中國人民并肩作戰(zhàn),在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中結(jié)下了深厚友誼”的反法西斯戰(zhàn)士和國際友人。“中國人民將永遠記住你們,記住世界人民為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作出的犧牲和貢獻!”
真摯的話語和情感,令托馬斯動容。“習近平主席微笑著同我握手,他十分了解我爺爺在南京的事跡。”托馬斯回憶道。
托馬斯已受邀參加今年9月的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因為我的家族與中國的聯(lián)系,我覺得自己也是中國的一部分,由衷地為中國的發(fā)展和進步感到高興。”他對記者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