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國家報》網(wǎng)站3月11日刊登題為《特朗普2.0:如果他重返總統(tǒng)寶座,美國的外交政策會是什么樣》的文章,作者是馬卡雷娜·比達爾·莉伊。文章摘編如下:
1997年,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出版了他的地緣政治經(jīng)典著作《大棋局》。他在書中指出,美國要想繼續(xù)保持世界領導地位,只需做好三件事:通過北約加強與歐洲的聯(lián)系;保留在亞洲的軍事基地以遏制中國;防止北京或莫斯科等任何“強勢實體”在中東和中亞等關鍵地區(qū)獲得影響力。
今年11月5日的美國總統(tǒng)選舉中,現(xiàn)任總統(tǒng)拜登和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將再次對決。這次大選乍一看似乎是一個嚴峻的抉擇:拜登提出要不折不扣地執(zhí)行布熱津斯基開出的藥方,而特朗普則承諾要將其打破。
這兩位候選人在外交政策上的差異可謂天壤之別。近日有兩張圖片說明了這一點:7日,瑞典加入北約的儀式在華盛頓舉行數(shù)小時后,拜登向瑞典首相烏爾夫·克里斯特松致意。8日,特朗普在他的海湖莊園會見了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維克托。匈牙利政府拖延了一年時間才同意瑞典加入北約。
拜登擁有豐富的國際關系經(jīng)驗和與其他領導人數(shù)十年的關系。他鼓吹對北約的承諾,在亞洲加強或建立了新的聯(lián)盟,并堅持向烏克蘭提供更多軍事援助。盡管他在加沙戰(zhàn)爭中支持以色列,但他贊同兩國解決方案。
特朗普對國際政治并不是特別感興趣,但在第一個任期內(nèi),他把國際政局攪得天翻地覆。他違背了有關氣候變化、軍隊部署、貿(mào)易和核武器的國際協(xié)議。他拉近了與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等的距離。他甚至曾說自己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墜入愛河”。同時,他對德國和英國等盟國的領導人進行了抨擊。他還對阿拉伯國家的公民實行入境禁令,威脅要從韓國撤出美國基地,并將海地和薩爾瓦多稱為“糞坑”。
盡管這位大亨并沒有在競選活動中大肆發(fā)表外交政策言論,但一旦他這樣做,就會引起一次又一次的震驚。三周前,他威脅說,如果重返白宮,他將廢除北約存在的理由——共同防御原則,并將允許俄羅斯對那些國防支出在其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中占比低于2%的北約成員國“為所欲為”。他還暗示,將把對外援助轉變?yōu)閱渭兊馁J款。此前,他曾說將“在24小時內(nèi)”結束烏克蘭戰(zhàn)爭。
鑒于特朗普重返白宮的可能性,這些細節(jié)給華盛頓的歐洲和亞洲伙伴敲響了警鐘。另一方面,這種令盟友擔憂的前景卻讓從以色列到莫斯科的其他一些政府充滿喜悅。
美國雪城大學馬克斯韋爾公民權和公共事務學院院長格蘭特·戴維斯·里赫爾表示,特朗普重返白宮將意味著拜登所倡導的多邊主義發(fā)生180度的大轉彎。
特朗普的前國家安全顧問、現(xiàn)在其最大的批評者之一約翰·博爾頓在他的回憶錄新序言中寫道:“如果特朗普的第一個四年很糟糕,那么他的第二個四年會更糟。”
博爾頓認為,由于無法連任第三個任期,特朗普在第二個任期中將不會受到取悅選民的限制,因此可能對美國及其盟友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害。(編譯/田策)
(來源:參考消息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