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消息報》網站10月21日報道,德國前總理施羅德當日在接受《柏林日報》采訪時稱,如果沒有地緣政治利益作祟,烏克蘭沖突本可于2022年結束。在伊斯坦布爾和談中,烏克蘭人不接受和平是因為美國不允許。
施羅德在回顧烏克蘭危機何以發(fā)展到今天的局面時表示,德國總理朔爾茨和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理應倡導烏克蘭和平進程,因為這不僅關乎美國,更是首先關乎歐洲。
他說:“應當提出的問題是:我們能做什么來終止沖突?但今天提出的問題卻是:我們能做什么來提供更多武器?”
據報道,施羅德透露,他在2022年曾接到基輔的請求:在俄烏之間調停并向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傳達信息。當時還物色了與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關系密切的人,他就是現(xiàn)任烏防長魯斯捷姆·烏梅羅夫。
他指出,基輔那時準備放棄加入北約并開始就克里米亞談判。但最終什么也沒發(fā)生。
施羅德強調:“給我的印象是,不可能發(fā)生什么,因為其他一切都由華盛頓決定。這是致命的。”
施羅德還認為,德國外長貝爾伯克在談論俄羅斯時應更加謹慎措辭。
他說:“德國有興趣與俄保持經濟和政治關系,即便這很困難。我們與許多國家都有類似互動:中國、土耳其。倘若政治家感情用事,就像‘綠黨’和貝爾伯克那樣,這是錯誤的。”
在這位德國前總理看來,作為外交部門負責人,貝爾伯克應當控制自己的情緒。
(來源:參考消息網 編譯/胡麗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