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軍事沖突并沒有轉移中國對鄰國阿富汗局勢的關注。自從去年8月塔利班掌權、美國軍隊一甩手撤離阿富汗以來,阿富汗人民迎來了自己命運自己做主的機會,但長期依賴性的經(jīng)濟結構加上西方制裁帶來的困境,令阿富汗重建舉步維艱。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3月30日至31日在安徽屯溪主持召開第三次阿富汗鄰國外長會,以及“阿富汗鄰國+阿富汗”外長對話。來自美國和俄羅斯的代表還將出席“中美俄+”磋商機制會議。這是自俄烏軍事沖突爆發(fā)以來美俄官員首次公開會面。俄聯(lián)邦新聞通訊社29日稱,阿富汗問題會議將有助于團結利益相關方,幫助阿富汗,該系列對話會的舉辦,展示了中國促進地區(qū)穩(wěn)定的努力和解決熱點問題的能力。復旦大學南亞問題專家林民旺對香港《南華早報》表示,北京多次呼吁美國解凍阿富汗資產(chǎn)和解除對阿制裁,“中國的務實政策更被鄰國認可”。
中俄外長碰肘為禮
根據(jù)中國外交部的消息,王毅主持的第三次阿富汗鄰國外長會,巴基斯坦、伊朗、俄羅斯、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六國外長或代表將出席。“阿富汗鄰國+阿富汗”外長對話,邀請阿富汗臨時政府代理外長穆塔基出席,印度尼西亞和卡塔爾外長將作為來賓受邀與會。
據(jù)俄羅斯塔斯社30日報道,俄外長拉夫羅夫開始對中國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他將出席第三次阿富汗鄰國外長會議。俄外交部發(fā)言人扎哈羅娃稱,此次會議將審議在人道主義和社會經(jīng)濟領域向阿富汗提供援助和發(fā)展機遇。此外,各方還可能就阿富汗恐怖主義蔓延和販毒等共同威脅的應對方法進行“對表”。在部長級會議期間,與會人員與塔利班代表團的對話計劃單獨進行,還計劃舉行另一個部長級會議:“中美俄+”磋商機制會議。

30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安徽屯溪會晤。(圖片來源:外交部網(wǎng)站)
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汪文斌30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證實,美國、俄羅斯、巴基斯坦三國的阿富汗問題特別代表將出席由中國外交部阿富汗事務特使岳曉勇大使主持的“中美俄+”磋商機制會議。“德國之聲”30日稱,美國阿富汗問題特別代表韋斯特將出席這一會議。美國國務院表示,預計參與會談的四國代表希望塔利班履行承諾,組建一個具有包容性的政府。
30日,王毅與拉夫羅夫在安徽屯溪舉行會談,雙方均佩戴口罩,以碰肘為禮。
王毅表示,中俄關系經(jīng)受住國際風云變幻新的考驗,保持正確前進方向,展現(xiàn)堅韌發(fā)展勢頭。中方愿同俄方一道,以兩國元首重要共識為引領,推動新時代中俄關系不斷向更高水平邁進。拉夫羅夫表示,在國際形勢發(fā)展的關鍵時刻,俄中兩國元首保持戰(zhàn)略溝通,為推動俄中關系穩(wěn)步發(fā)展和促進全球多極化發(fā)揮重要作用。俄方愿同中方一道,將兩國元首重要共識落到實處,同時積極推進多極化進程,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維護聯(lián)合國憲章宗旨原則。
美國廣播公司30日稱,這些會議在安徽省屯溪古鎮(zhèn)舉行,那里可能相對容易保持一個與普通人群分開的“閉環(huán)泡泡”。現(xiàn)在前往北京和中國其他主要城市的國際旅行者需要進行21天的隔離。巴基斯坦《黎明報》介紹說,“鄰國外長會”模式最早由巴基斯坦倡議提出,2021年9月8日通過線上方式舉行了第一次會議。巴基斯坦《論壇快報》評論認為,阿富汗近半年來政治、安全局勢逐步穩(wěn)定,本次在中國召開的鄰國外長會也邀請了阿富汗臨時政府代理外交部長參加,說明阿富汗新政權正在得到更廣闊的外交機遇。期待本次會議能夠達成對阿富汗有切實幫助的合作方案。
親歷阿塔執(zhí)掌下的阿富汗
“98%的阿富汗人沒有足夠食物,一大半人過冬饑寒交迫”——這是大量轉載于西方媒體的信息。但《環(huán)球時報》駐喀布爾特約記者不能證實這種景象。眼下,寒冷的冬天已經(jīng)過去,記者沒有見到大面積凍餒與餓殍事件。在喀布爾,老百姓家徒四壁的比比皆是,但馕與蔬菜保障著多數(shù)人家的溫飽。
阿富汗臨時政府已執(zhí)政半年多,喀布爾市民無論是看好、質疑或看衰阿富汗塔利班,在安全形勢的改善這一點上并無異議。記者這半年多一直在喀布爾生活,感到現(xiàn)在的治安比以前好很多。阿富汗臨時政府一方面努力保障國內安全和財政基本盤穩(wěn)定,一方面爭取國際社會支持。一個多月前拜登政府扣下阿富汗中央銀行在美國的70億美元,一半聲稱賠償“9·11”事件受害者,另一半說要成立一個信托組織,對阿富汗人民進行人道救助。此舉遭到阿富汗國內的強烈抗議,“阿富汗的救命錢不能擅自分給不相干的人”。
今年2月14日,外界都關注塔利班臨時政府是否會干涉起源于基督教的情人節(jié)。當天,確實有些軍警出動去了賣鮮花、情人禮物的商店,但最終沒有干涉,并撤回到執(zhí)勤點。據(jù)悉,臨時政府最終統(tǒng)一了意見,不干涉人們的自由。關于女學生上學問題,政府表態(tài)稱疫情結束即會安排。原本稱3月23日后六年級以上女生可以恢復上課,但當天學校又接到新通知要求繼續(xù)等待,已經(jīng)到校的女學生只好返家。
當30日屯溪召開系列會議的同時,喀布爾中國城洋溢著類似過節(jié)的氣氛。礦石老板馬蘇德帶著樣品來中國城時,高興地問《環(huán)球時報》特約記者:“是不是開會了?管經(jīng)貿的毛拉說了,他們期待著融入‘一帶一路’項目呢。”他表示,只有中國人最靠譜,“那些國家都想從阿富汗拿走些什么,我們不答應。中國人跟我們做生意,對雙方都好。”
3月29日,阿富汗臨時政府內政部負責安全的高官又來中國城詢問治安情況,這些常態(tài)化的關心體現(xiàn)著臨時政府對在阿中國人的重視。談到即將舉行的阿富汗鄰國外長會,他認為“必要且及時”。他說,他曾祖父跟英國人打過仗,當時的鄉(xiāng)民夜里牽著羊、背著毯子往山里面躲藏;他爸爸則經(jīng)歷過蘇聯(lián)入侵阿富汗的歲月,然后是軍閥欺負民眾,接著美國人占領阿富汗。去年美國人走了,阿富汗人才剛剛“自主”。他表示很幸運有中國這樣具有經(jīng)濟實力又與阿富汗關系友好的鄰居,并且樂見阿富汗一天天好起來。
中國的外交努力備受關注
美國廣播公司30日稱,中國希望在塔利班統(tǒng)治下的阿富汗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同時提升自己的地位”,“這一雄心將在周三開始的幾場多邊會議上得到體現(xiàn)”。
此前,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中國與南亞研究中心秘書長劉宗義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去年美軍從阿富汗倉皇撤出,阿富汗塔利班奪得政權,外媒就臆測中國要“填補該地區(qū)的權力真空”,這是西方的地緣政治競爭思維在作怪,“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們不能理解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所要發(fā)揮的作用和為維護地區(qū)穩(wěn)定所要承擔的責任”。
香港《南華早報》30日稱,自塔利班奪取政權以來,中國在阿富汗的外交努力一直備受關注。中國積極推動阿富汗局勢向穩(wěn)有安全考慮,中國與阿富汗有76公里的山區(qū)邊界,阿富汗的恐怖主義和毒品問題關系到我國西部地區(qū)的安全穩(wěn)定。
汪文斌日前介紹說,當前,阿富汗局勢處于由亂及治的關鍵時期,阿富汗人民仍面臨內外多重挑戰(zhàn),需要外界更多支持和幫助。中方期待通過主辦第三次阿富汗鄰國外長會,進一步凝聚鄰國在阿富汗問題上的共識,商討下階段共同推動阿富汗局勢向穩(wěn)、支持幫助阿富汗人民的“鄰國方案”,向國際社會傳遞“鄰國聲音”。他呼吁美國“切實承擔對阿富汗經(jīng)濟重建的首要責任”。
(來源:環(huán)球時報 記者 余明輝 程是頡 柳玉鵬 任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