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氣候保護者到能源采購者。”德國《法蘭克福匯報》21日稱,德國副總理兼經(jīng)濟和氣候保護部長哈貝克上任后曾誓言棄用化石能源,但現(xiàn)在他正從挪威、卡塔爾等國購買化石能源,以減少對俄羅斯的依賴。“德國之聲”20日稱,在俄烏沖突的大背景下,德國能源的“去俄羅斯化”顯然要比減排變得更為迫切。如今,在對俄羅斯實施四輪制裁后,歐盟正在考慮是否將對俄能源實施出口管制作為第五輪制裁的一部分,對于在歐盟國家中對俄能源尤為依賴的德國來說,尋找其他合作伙伴迫在眉睫。
據(jù)報道,哈貝克20日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與卡塔爾埃米爾塔米姆(右)及能源事務國務大臣等高級官員舉行會談,核心議題就是德國與卡塔爾的能源合作。會晤后,哈貝克對記者表示,雙方已就卡塔爾向德國供應液化天然氣達成一項長期協(xié)議,塔米姆承諾支持德國。但他并沒有說明協(xié)議的細節(jié)。
卡塔爾方面則說,卡塔爾多年來希望向德國出口天然氣,但相關(guān)磋商未能促成具體協(xié)議,原因在于德方缺乏必要的液化天然氣進口基礎(chǔ)設(shè)施,且未能就卡塔爾所關(guān)切的天然氣在德長期能源結(jié)構(gòu)中的地位做充分說明。對此,哈貝克表示,已向卡方確認將迅速采取切實行動,為在德國建設(shè)兩處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開辟“快速通道”。
德國經(jīng)濟研究所專家肯弗特說,卡塔爾對長期合同感興趣,到目前為止,大部分液化天然氣都出口至亞洲。而液化天然氣對于誓言未來拋棄化石能源的德國來說只是過渡需求,卡塔爾對此興趣不大。德國要獲得卡塔爾的液化天然氣,必須符合卡方的條件。
卡塔爾是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國之一。“德國之聲”稱,卡塔爾出口的天然氣有30%輸往歐盟,而德國幾乎沒有從卡塔爾進口液化天然氣。出于價格考慮,德國迄今為止主要以管道輸送方式獲取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并沒有進口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德國想進口液化天然氣需經(jīng)過荷蘭和比利時的接收站輸送入境,而建成此類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可能需幾年時間。
在訪問卡塔爾前,哈貝克還訪問了另一個天然氣大國挪威。哈貝克和挪威首相16日會晤后表示,挪威政府已承諾從今年夏天起將增加對德國的液化天然氣出口,雙方還計劃建設(shè)連接兩國的氫氣輸送管道。目前德國天然氣有30%來自挪威,僅次于從俄羅斯進口的比例。自21日起,哈貝克還將訪問阿聯(lián)酋,重點推動綠色氫氣合作。據(jù)報道,哈貝克此次將簽署五項建立氫能價值鏈的合作協(xié)議。
路透社21日稱,歐盟在過去三周對俄羅斯實施四輪制裁,目前正在經(jīng)濟上面臨最艱難的選擇,即是否與美英一樣對俄羅斯石油行業(yè)實施制裁。鑒于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歐盟尚未對俄羅斯石油行業(yè)實施制裁。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在21日舉行的歐盟外長會議前表示,歐盟國家外長將在會上討論這一問題。有外交官向媒體透露,包括立陶宛在內(nèi)的波羅的海國家正在推動將石油禁運作為下一步制裁的合理步驟,而德國則警告稱,由于歐洲能源價格已經(jīng)很高,不要過快采取行動。俄羅斯方面已警告說,歐盟對俄石油的制裁可能促使其關(guān)閉通往歐洲的主要天然氣管道。
德國電視一臺稱,相比法國、英國、荷蘭等國,德國是能源缺口最大的歐洲國家,這主要是因為其他歐洲國家大多沒有關(guān)閉核電站。路透社提及,德國是歐盟大型經(jīng)濟體中最依賴俄羅斯天然氣的國家之一,同時也是歐盟內(nèi)俄羅斯原油的最大買家。哈貝克此前在接受電視一臺采訪時稱,除了挪威、卡塔爾外,德國還正與美國、加拿大等天然氣生產(chǎn)大國談判購氣事宜。(記者 青木)
(來源:環(huán)球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