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羅斯與美國及北約兩場安全對話無果而終后,當?shù)貢r間13日,俄羅斯同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歐安組織)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繼續(xù)舉行對話,但多數(shù)國際輿論對這場會談同樣不看好。有媒體甚至形容這是“聾子的對話”。幾場會談不僅沒讓俄與西方彌合分歧,雙方反而更加劍拔弩張。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聲稱,“歐洲存在新的武裝沖突真正風險”。俄副外長則稱,“俄將采取軍事反制措施”。就在俄與歐安組織舉行對話之際,美國參議院提交了一份新的對俄制裁草案,其中包括針對俄總統(tǒng)普京個人的制裁。俄羅斯總統(tǒng)新聞秘書佩斯科夫13日憤怒地回擊稱,對俄元首實施制裁,就相當于斷絕關系。
莫斯科警告將軍事反制
“莫斯科警告將采取反制措施”,“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稱,俄羅斯與北約12日舉行了4個多小時的安全對話后,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對于雙方圍繞烏克蘭危機的協(xié)商未取得任何進展警告稱:“歐洲存在新的武裝沖突真正風險。”對此,俄羅斯副外長格魯什科在會后的記者會上反擊稱,如果政治措施不足以“消除其面臨的所有威脅”,俄將“采取軍事措施擊退威脅”,“局勢的進一步惡化,可能給歐洲安全帶來最不可預測和最嚴重后果”。他說,俄已經(jīng)向北約明確指出,如果北約轉(zhuǎn)向遏制莫斯科的政策,俄在自身安全受到威脅情況下可能采取反制措施。“我們擁有一整套軍事技術措施。如果我們感受到切實的安全威脅,如果我國領土被看作打擊的對象,我們將采取這些反制措施。”
“這是聾子的對話”,法國國際廣播電臺稱,美俄日內(nèi)瓦談判以及北約與俄在布魯塞爾的會談都無果而終。雙方表示,由于分歧深重,談判陷入了死胡同。美方代表、副國務卿舍曼聲稱:“我沒有聽到任何新的東西。”斯托爾滕貝格認為,雙方的分歧很難化解。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福明則稱,俄羅斯與北約關系處于“極低水平”。一名俄外交部官員形容雙方“根本沒有積極議程”。
13日,俄與歐安組織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舉行會談,希望推動俄羅斯同美國及歐洲盟友展開對話,化解烏克蘭邊境日益嚴峻的危機。法新社稱,在日內(nèi)瓦和布魯塞爾舉行的兩場會談中,華盛頓和莫斯科都強調(diào)他們在歐洲安全問題上的“根本”分歧:華盛頓指責俄近來在烏克蘭飽受戰(zhàn)爭蹂躪的東部邊境集結(jié)坦克、大炮和大約10萬名士兵,稱這是“在為入侵做準備”;莫斯科則堅稱,軍事部署是對它認為北約在其勢力范圍內(nèi)日益增長的威脅的回應,它強烈反對北約擴大。
俄《生意人報》稱,在會議開始前,烏克蘭代表團先抵達維也納,并試圖對俄方施加壓力。烏克蘭呼吁西方在與俄羅斯對話中“必須保持強硬”。烏總統(tǒng)澤連斯基與加拿大總理特魯多通話時說,有必要為立即實施對俄羅斯的預防性制裁做好準備。報道稱,俄與西方的關系并沒有因這幾場談判而有所緩和,反而更加緊張。
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前身是1975年成立的歐洲安全與合作會議,1995年1月1日改名為歐安組織。它的成員包括歐洲國家、蘇聯(lián)解體后的國家以及美國、加拿大等。法新社稱,歐安會議曾是冷戰(zhàn)期間東西方討論的最重要的多邊論壇。13日是歐安組織今年的第一次會議,所有57個成員國都將出席。美國駐歐安組織大使卡彭特稱:“我認為本周不會有任何具體結(jié)果……我們的立場是兩極的。”他說,現(xiàn)在最大的挑戰(zhàn)是能否確定“在未來幾個月甚至一年內(nèi),雙方還可以繼續(xù)進行對話”。
13日,俄羅斯常駐歐安組織代表盧卡舍維奇在會后的記者會上表示,俄羅斯對會議結(jié)果“感到非常失望”,“我們沒有從我們的伙伴那里聽到對我們建議的任何反應”。法新社13日引述俄副外長里亞布科夫的話稱:“我不認為有理由未來還會再次聚首,開始同樣的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