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俄羅斯”網(wǎng)站10月12日文章,原題: 西方可以從中國學到很多,若不想在文化和經(jīng)濟上被超越,西方就要學習 全球舞臺上,中國常受(西方)責難,其國力不斷上升被一些人視為威脅。但是,中國能否給西方世界一些重要的教益?
即使是最激烈的對華抨擊者之一塔克·卡爾森(??怂?a target="_blank">新聞主持人——編者注)也承認,中國有些東西值得學習。他稱贊中國限制兒童玩電子游戲時間的決定。北京最近圍繞這方面以及其他社會問題的整治,引發(fā)世界關(guān)注。也許聽取一點東亞思想能令西方受益。
看看中國是如何規(guī)范名人文化的。中國當局已告知(娛樂界)公眾人物,自覺摒棄低俗、庸俗、媚俗的低級趣味,自覺反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的腐朽思想。畢竟,(不良)名人可能對整個社會產(chǎn)生巨大負面影響。例如西方的“清醒”運動、激進女權(quán)主義以及其他一些趨勢,往往是被流行人物推向粉絲的。中國批評瘋狂的粉絲現(xiàn)象,認為這會導致心理健康等問題。中國已將一些真人秀節(jié)目列入黑名單,并譴責低俗網(wǎng)紅和道德敗壞的藝人。中國的體制強調(diào)價值觀,如道德和傳統(tǒng),而非空洞的“自由”“賦權(quán)”這類陳詞濫調(diào)——這些往往是西方主流媒體單一文化所鼓吹的。
中共希望為年輕人樹立更好的榜樣,希望人們慶祝(發(fā)展)成就,而不是追捧(所謂的)名流及其觀念。中國的相關(guān)整治似乎具有更深的哲學淵源,讓人們尋找集體和支持,而非毫無意義的虛無主義、享樂主義。中國社會認為,有毒的名人文化正在毒害年輕人思想。而與此同時,西方政治家和大多數(shù)機構(gòu),卻對此類問題視若無睹。
中國力圖通過有意義的討論、教導紀律、優(yōu)先考慮生活中最重要的事項——如社會價值和個人責任,來引導青少年健康發(fā)展。這揭示了一個更大問題,即西方盡管擁有民主、自由主義和進步主義的價值觀,客觀上卻未能保護其賴以建立的基礎(chǔ)。如今(在西方社會),我們目睹最重要的知識討論淪為認同政治、精英行動主義和時髦口號,人們往往不假思索地接受娛樂業(yè)等強大機構(gòu)傳播的觀念。
西方國家的社會責任,如今拘泥于“正確稱呼”及譴責“歧視”,而非那些更重要的問題,如經(jīng)濟和社會不平等。
壞的價值觀會對一個社會產(chǎn)生破壞性的長期后果。中國很早就認識到這點,并制定措施應(yīng)對。不管我們對中國的看法如何,顯然這個國家正在做一些正確的事。
(作者拉姆莎·阿弗里迪是在英國的一名作家、記者,喬恒譯)
(來源:環(huán)球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