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7月1日電 國際年中前瞻:2021下半年世界之變局 哪些大事或發(fā)生?
作者:劉淙、劉丹憶、孟湘君
2021年下半年開啟,新冠疫情仍在蔓延,大國博弈對壘不停,深空探索熱鬧繼續(xù),世界之變悄無聲息。
有些夢想,可能在奔赴宇宙的路途上相遇;有些傳奇,則將在剩下的日子里,逐漸從歷史的舞臺上退去。
【新冠疫情能現(xiàn)拐點嗎?】
截至7月1日,全球新冠181912043例確診、3940071例死亡、3035030055劑疫苗接種,這組數(shù)據(jù),來自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最新統(tǒng)計。
部分國家已逐漸恢復正常生活,有的地方,卻不得不再度封鎖。2021年過去了一半,但疫情拐點,何時能出現(xiàn)?
世界衛(wèi)生組織日前表示,全球新冠疫情有放緩跡象,每日新增病例降至2月以來最低,死亡人數(shù)也呈下降趨勢。
不過,傳染性更強的德爾塔毒株導致不少國家病例激增,全球抗疫形勢仍難言樂觀。這一已致多國疫情反彈的病毒,開始逐步成為多地主要流行的毒株,甚至在人們還未來得及應對時,它再度突變——全球11個國家,報告了至少197例感染“德爾塔+”毒株的病例。
世衛(wèi)組織官員警告,病毒會不斷進化,隨著傳播力增強,變體會越來越多。
抓緊接種疫苗,無疑是有效辦法之一,但這遠遠不夠。通過持續(xù)采取公共衛(wèi)生和社會防疫措施來防止傳播,在當下更顯緊迫。如防范意識松懈,放任自流,病毒仍會趁虛而入。
【最困難的奧運:終于等到你?】
“終于等到你,還好我沒放棄”?
還有二十多天,推遲一年舉辦的日本東京奧運會即將迎來開幕式。
此間,日本多次表決心定要舉辦,也為此絞盡腦汁。
先是不接待普通海外觀眾前來觀賽,再到入場觀眾上限設為1萬人、禁止大聲加油、禁止飲酒、外國代表團嚴格的管理和核酸檢測要求,這場奧運會,注定“與眾不同”。
受疫情影響火炬?zhèn)鬟f活動的取消、高層官員病倒、疫苗工作滯后、外國代表團人員確診等,都增加了難度。
清華大學國際關系學系劉江永教授對中新網(wǎng)表示,在疫情沒有得到有效控制下舉行的東京奧運會,的確面臨很多未知數(shù),不僅是日本國內(nèi)的疫情,還有海外疫情流入的危險。在這樣的情況下,辦好一個“平安奧運”,應該是首要任務。
對此,原先預計日本將拿下30塊金牌的日本奧委會主席山下泰裕,近日表示,能舉辦就好,“贏金牌已不再重要”。
日本首相菅義偉此前明確表示,若大會期間疫情再度惡化,將毫不猶豫地發(fā)布緊急事態(tài)宣言,屆時以空場形式舉辦,也在所不惜。
【這兩個大國“破冰”了?】
從稱呼領導人為“兇手”到“尊敬的對手”,從隔空喊話到“談得不錯”,俄美這對老對手的關系,在上半年仍斗而不破。
自拜登上臺以來,美俄兩國在軍控領域實現(xiàn)有限合作,但在烏克蘭、網(wǎng)絡安全、干預選舉等問題上分歧明顯,對抗加劇。3月,兩國間緊張局勢再次升級,雙方大使先后返回本國。俄美一度徹底失去對話窗口。
然而,在醞釀之后,兩國元首親自建起了“溝通的橋梁”。
拜登與普京在瑞士的會晤,看似是“積極”與“有建設性”的。會后,兩國就戰(zhàn)略穩(wěn)定發(fā)表了聯(lián)合聲明,兩國大使也均計劃返崗。
那么,這兩個大國會借此機會“破冰”嗎?
外交學院教授李海東接受中新網(wǎng)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情況大致判斷,俄美關系“是不會好的”。因為兩國會有今天這樣的僵局,不是基于兩國領導人的好惡,而是建立在國家間深層次的、不可調(diào)和的利益沖突上的。
他進一步指出,導致俄美關系復雜化的主因,是美對俄政策,很難預期俄會對美有任何緩和。
【一位傳奇“鐵娘子”將隱退】
“人們可能不太相信——我當上總理時,世界上還不存在蘋果手機。”執(zhí)政16年的德國總理默克爾,將在9月卸任。
她先后帶領德國應對了全球金融危機、歐債危機和難民危機,誰會成為她的接班人,接手應對眼下的新冠危機呢?
在2021年的地方選舉中,基民盟開局不利,而綠黨風頭正盛。但中國人民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執(zhí)行主任閆瑾對中新網(wǎng)指出,默克爾的接任者,仍最有可能是來自于聯(lián)盟黨的候選人——現(xiàn)任北威州州長拉舍特。綠黨盡管風頭強勁,但要在聯(lián)邦范圍內(nèi)支持率超過聯(lián)盟黨,比較難。
閆瑾表示,如果拉舍特繼任,會大概率繼續(xù)推行默克爾時期穩(wěn)健的內(nèi)外政策,比較有利于德國政壇和歐洲政壇平穩(wěn)過渡到“后默克爾時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