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失去“復興”展示窗口
運動員難掩失望
“作為奧運會一大特征的國際聚會的感覺,似乎感受不到了”,這是法新社在東京奧運會宣布謝絕海外觀眾后,發(fā)出的評論。
誠如這句評論,四年一度的奧運會本是全球人民共襄的一件盛事,日本原本也對海外游客非常看重。按日本各界的共識,東京奧運會,是一個向世界展示日本從2011年“311”大地震中復興的重要契機。
而作為東京奧運會的愿景之一,“多樣性與和諧”的口號,也代表著東京奧運會為實現(xiàn)共生社會的目標。但由于沒有海外觀眾前來觀賽,這一目標或許也將發(fā)生巨大變化。
雖然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已對謝絕外國觀眾表示“十分抱歉”,但仍難掩“奧運粉”和運動員們的失望之情。
美國《華盛頓郵報》評論稱,“對于買好票的粉絲,和很多年前就開始制定計劃去現(xiàn)場為自己的親人朋友加油的人來說,(這個決定)把他們或許一生僅有一次的機會,也剝奪了。”
日本羽毛球名將桃田賢斗難掩失望,“有很多海外的粉絲支持我,正式比賽沒有他們的話會失去一些動力,會感到孤單。”
對于這一結果 ,英國殘奧田徑冠軍諾埃爾•撒切爾表示,“選手在運動場不能得到家人和粉絲的支持,一定會失望的吧。”
一名名叫布萊尼的購票觀眾,更是稱自己“悲痛欲絕”。因為他74歲的父親在40年前就想到現(xiàn)場觀看奧運會,本來他打算在今年讓已經(jīng)患老年癡呆的父親夢想成真,但現(xiàn)在看來,這一夙愿也許再也無法實現(xiàn)了。

資料圖:2020年3月25日,由于東京奧運會被宣布延遲舉辦,東京市內(nèi)一處倒計時電子屏停止工作,并被貼上了“正在調(diào)整”的標簽。
延遲、歧視言論、臨陣換將……
一屆“命途多舛”的奧運會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這屆奧運會,“命途多舛”也許并不過分。
2020年3月19日,東京奧運會的圣火在希臘雅典采集,彼時新冠疫情已經(jīng)波及全球多國,但包括東京奧組委在內(nèi)的各方仍堅稱,會如期舉辦大會。而僅過了5天,東京奧運會延期的消息就正式官宣……
進入2021年后,東京奧運會更是丑聞頻出。
先是時任東京奧組委主席森喜朗因在2月發(fā)表歧視女性的言論被迫辭職;3月,東京奧運會開閉幕式創(chuàng)意總監(jiān)佐佐木宏更是被爆出曾提案要求女演員渡邊直美扮豬出場,引發(fā)巨大爭議,其本人也于3月18日宣布辭職。
此外,作為大會正式舉辦前的重要一步,火炬?zhèn)鬟f計劃在3月25日正式開始。不過,目前已有30多位火炬手相繼請辭,其中包括體育、演藝等各界知名人士。請辭原因包括抗議森喜朗歧視女性言論等。
這對于即將開始的圣火傳遞,甚至4個月后的奧運會來說,無異于火上澆油。

東京奧運會主場館日本國立競技場。
入場人數(shù)上限或為50%
閉門舉辦可能性仍存?
雖然海外觀眾無法觀賽,但東京奧運會也并不是“閉門舉辦”。按目前的計劃,日本觀眾還是可以入場觀賽的。
據(jù)多位消息人士透露,目前,東京奧組委正在討論將場館人數(shù)上限定為50%,并計劃在4月基本敲定。
不過,東京奧組委主席橋本圣子表示,即便4月初步?jīng)Q定后,“還是會根據(jù)情況靈活應對”。日媒分析稱,橋本此言,透露出了如果疫情持續(xù)惡化,閉門舉辦奧運的可能性也仍然存在。
目前,日本疫情雖略有反彈,但總體趨穩(wěn)。不過,伴隨首都圈一都三縣在3月21日正式“解封”,有日媒擔憂,不排除東京的疫情可能再次惡化。
對于本屆奧運會的“最終命運”,正如《朝日新聞》評論稱,日本首相菅義偉曾一直試圖“以完全形式”舉辦,但這一構想已不可能實現(xiàn)。而目前,這屆“以不完全形式”舉辦的奧運會能否順利完成,還將取決于今后的疫情走向。(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