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shù)貢r間2020年12月24日下午,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布魯塞爾召開新聞發(fā)布會,表示歐英雙方現(xiàn)已就備受外界關注的貿(mào)易協(xié)議達成共識。
當2016年6月24日凌晨,“脫歐”公投的最后一張選票計算完畢,占投票總數(shù)52%的支持選票最終讓英國開始了一段長達4年的“脫歐”進程,其間卡梅倫、特雷莎·梅相繼離任,“脫歐”最終在第三位首相鮑里斯·約翰遜任內(nèi)完成。

△“脫歐”協(xié)議達成后,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發(fā)表講話(圖片來源:《衛(wèi)報》)
卡梅倫的豪賭——賭贏了蘇格蘭 卻賭輸了全歐洲
2013年1月23日,時任英國首相卡梅倫就英國與歐盟關系前景發(fā)表講話,當時他曾許諾若他在2015年贏得大選,將在一年內(nèi)批準所需法律,制定與歐盟關系的新原則。本意是為自己連任贏得支持的一次講話,卻奏響了他作為英國首相謝幕的序曲。
但這一切都要從一年前的蘇格蘭說起。

△時任英國首相卡梅倫(圖片來源:BBC)
從資源分配角度,北海的石油資源讓整個英國的石化工業(yè)中心都處于蘇格蘭,部分蘇格蘭人認為“英國人占了自己的便宜”,指責英國政府在石油資源的分配上不公,由此產(chǎn)生了分離情緒。從歷史溯源角度,英國由蘇格蘭、英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四個部分所組成,但是形成英國的歷史卻充滿了暴力征伐,并且在帝國統(tǒng)一后,各個地區(qū)均享有較高的自治權,所以英國歷史上時常出現(xiàn)分離主義運動。當2007年,蘇格蘭民族黨戰(zhàn)勝工黨成功掌握蘇格蘭議會后,蘇格蘭地區(qū)的分離主義傾向愈發(fā)嚴重。

△英國地圖,北部紅線內(nèi)為蘇格蘭
2013年3月21日,時任英國蘇格蘭首席部長薩蒙德宣布,蘇格蘭將于2014年9月18日舉行公投,以決定蘇格蘭是否脫離英國獨立。而根據(jù)投票規(guī)則,只需要超過半數(shù)的支持票,蘇格蘭就能夠成為一個獨立國家。面對這一分裂國家的行為,時任英國首相卡梅倫立刻表示了反對。

△2014年9月15日,卡梅倫為喚回蘇格蘭民眾停止分裂國家進行演講
為了留住蘇格蘭,也為了喚回蘇格蘭民眾對大英帝國的認同,卡梅倫在2014年9月15日對蘇格蘭進行了一場被廣大英國媒體描述為”真誠而富有情感“的演講。最終,蘇格蘭獨立公投以55.8%的“反對票”宣告失敗。公投的發(fā)起人薩蒙德隨后也宣布辭職。但卡梅倫在演講中的一句話,“如果你們不喜歡我,我不會一直在這里的。”被認為是他以自己的首相生涯作為賭注,換取蘇格蘭人民信任的一場豪賭。盡管卡梅倫贏得了蘇格蘭,但是分離情緒仍然高漲的蘇格蘭人卻為他和他的繼任者特雷莎·梅以及英國未來的政治走向埋下了隱患。

△英國獨立黨標識
當時間來到2015年,英國新一屆大選如期而至。為了履行此前的諾言,卡梅倫決定繼續(xù)推行“脫歐”公投。此前由于深受歐債危機影響,同屬于歐盟的英國不得不承擔相應的經(jīng)濟負擔。此外,中東爆發(fā)的難民危機導致大量難民進入歐洲,而歐盟最終的接納政策讓原本處于歐洲大陸以外的英倫三島也需要被迫接納難民。同時,作為歐盟成員國,英國每年需要繳納的高額會費部分讓保守派政客和民眾都對歐盟充滿了厭惡,遂催生出“脫歐”的想法。而依托這些厭惡歐盟的民眾,在工黨、保守黨和自民黨以外,以脫離歐盟為立黨宗旨的獨立黨政治力量迅速壯大。

△英國媒體Metro2018年12月發(fā)表的文章《為何大衛(wèi)·卡梅倫發(fā)起脫歐公投?》,分析稱卡梅倫發(fā)起公投主要是出于黨派利益的考量。
出于勝選以及打壓獨立黨的考量,時任保守黨領袖卡梅倫提出“脫歐”公投。媒體分析稱,卡梅倫此舉更多是出于黨派利益考量,并非真的想要脫離歐盟。依照卡梅倫的計劃,“脫歐”本應當是一項挽回民意的象征性舉措,從歐盟獲取更多的權益,才是卡梅倫“脫歐”公投想要實現(xiàn)的預期效果。

△卡梅倫與他的家人離開唐寧街10號首相官?。▓D片來源:BBC)
但是,卡梅倫的所有計劃都在2016年的6月24日宣告失敗。當天,他也宣布了辭職。2016年7月13日,卡梅倫乘車來到白金漢宮,與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會面,之后黯然離去。不久,另一輛轎車駛入白金漢宮,上面坐著的正是卡梅倫的繼任者——特雷莎·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