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此同時,進行爆料的《紐約郵報》的信息來源和真實性也引發(fā)了外界的質疑。
《今日美國》稱,在《紐約郵報》的報道中,電子郵件均以圖像文件的形式共享,而不是以包含標題信息和元數據的文件格式共享。這使得分析和驗證文件更加困難。而《紐約時報》則提出,為何艾薩克沒有按照程序通知拜登的家人取回筆記本?最初送來筆記本的究竟是否是亨特本人?對于這些問題,蘋果維修店老板艾薩克均表示“無可奉告”。僅提供了一張據稱是拜登次子亨特的收據。據特拉華州選民登記記錄顯示,現(xiàn)年44歲的艾薩克為注冊共和黨人,是特朗普的鐵桿兒支持者。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專注于虛假信息和信息戰(zhàn)的政治學家里德(Thomas Rid)對此表示:“將信息傳遞給流通量高,調查標準低的報紙,是一種冷戰(zhàn)時代的虛假信息手段。”
事件疑點頗多,民主黨和共和黨人已就此吵作一團。
前美國中央情報局參謀長 巴什:我們尚無法確認這些郵件的真?zhèn)?,但從整件事的始末來看,簡直就是克里姆林宮的慣用手段。
共和黨參議員 約翰遜:聯(lián)邦調查局(FBI)欠我們一個交代,還有如果這名店主向國會兜售虛假信息,這就構成了犯罪,F(xiàn)BI也應對此進行調查。

就在人們熱議此事時,推特和臉書已在第一時間封鎖了消息。10月14日,推特和臉書均將《紐約郵報》的故事標記為傳播虛假信息。推特不僅封鎖了《紐約郵報》的賬戶,還將轉發(fā)該新聞鏈接的白宮新聞發(fā)言人麥克納尼的賬戶一并封鎖。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這是美國的社交媒體第一次屏蔽一家美國主流媒體的新聞鏈接。

10月20日,美國參議院司法委員會對推特首席執(zhí)行官多西和臉書首席執(zhí)行官扎克伯格發(fā)出傳票,要求二人出席國會聽證會對事件進行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