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一份發(fā)表在權威科學周刊《自然》旗下《通訊-地球與環(huán)境》上的研究報告引發(fā)不小震動,內(nèi)容是由于氣候變暖,2019年全年格陵蘭島融化的冰蓋體積比2012年創(chuàng)下的記錄還要多15%,超級創(chuàng)紀錄地融化了近5320億噸冰。
什么概念?想象一下,格陵蘭島2019年全年平均每分鐘融冰100萬噸,這些融化了的冰每秒鐘能填滿7個——長50米,寬25米,深3米——的奧運會游泳池,或者可以淹沒整個加利福尼亞州,形成深 1.25 米的汪洋。

△格陵蘭島冰蓋
心動不是兩三天 格陵蘭島究竟是個啥寶藏島?
去年8月20日特朗普怒發(fā)推特,取消了自己原定9月2日前往丹麥的國事訪問,原因是“丹麥首相沒興趣討論購買格陵蘭一事”。
是的,美國想買格陵蘭島,但丹麥不賣。
這不是美國第一次對格陵蘭島心動。早在1860年,安德魯·約翰遜總統(tǒng)就曾考慮過購買格陵蘭島;1946年,杜魯門總統(tǒng)又出價1億美元向丹麥購買格陵蘭島,遭到拒絕。
格陵蘭島是丹麥屬地之一,位于北美洲東北部,面積20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一大島。島上終年嚴寒,大部分被冰雪覆蓋,上面住著五萬多當?shù)赝林蚣~特人,也有人叫他們愛斯基摩人。
如此“苦寒之地”為啥會讓美國如此上心?
格陵蘭島位于北美洲和歐洲的交界處,一方面那里礦產(chǎn)資源豐富,被稱為是擁有石油、天然氣和稀土礦物的“阿拉丁山洞”。
《金融時報》報道稱:“據(jù)估計格陵蘭島蘊藏有大約3850萬噸稀土氧化物,而全世界其他地方的稀土氧化物總量約為1.2億噸。”隨著氣候變暖、融冰加速,從前難以開采的礦產(chǎn)資源逐漸具備開采條件。
另一方面,由于氣候變暖,海冰融化,經(jīng)過北冰洋的北極新航道讓格陵蘭島身價驟增。格陵蘭島作為北極三大航道的中心陸地,一旦融化形成新航道將成為聯(lián)結北美、北歐、東亞的樞紐。

△海冰融化促成極地新航線
第三,加強軍事部署。依據(jù)丹麥和美國1951年簽訂的一項防務條約,美軍有權使用位于格陵蘭島北部的圖勒空軍基地,專家分析“尤其當美國退出中導條約后,就可以在格陵蘭島部署中短程導彈,并前沿安置監(jiān)控雷達乃至部署導彈防御系統(tǒng),尋求美國的絕對安全。”
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且不可逆 科學家呼吁立刻行動
然而這塊美國眼中的“兵家必爭之地”,幾次三番想買到手的寶藏之地,卻有著一個少為人關注的黯淡命運。文章開頭提到的報告作者,地球?qū)W家英戈·薩斯根告訴我們,格陵蘭島必然在全球氣候變暖中不停融化,這一點已不可逆轉。而且它還是更大連鎖災難的重要開端。
首先,它會導致海平面上升。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如今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最大因素正是格陵蘭冰蓋融化。有報告顯示,2005至2017年全球海平面年均上升約3.5毫米,其中約0.76毫米都與格陵蘭冰蓋融化有關。
如果氣候變暖保持當前速率,格陵蘭冰蓋將在2100年左右使全球海平面上升至少10厘米。
如果格陵蘭冰蓋全部融化,海平面會上升7米。全球沿海城市中的3億6千萬人口會被洪水淹沒。
海平面上升帶來的真正風險是風暴洪水沖擊高人口密度的沿海城市。海平面每上升幾厘米,每年都將有100萬人面臨一次洪水侵襲。2012年曾襲擊紐約的桑迪颶風是500年不遇的颶風,你回看歷史,這并不經(jīng)常發(fā)生,沒發(fā)生過。你再看倫敦泰晤士河,中世紀以來堤岸被修高了3倍,就因為洪水。紐約和倫敦以及全球18個沿海大都市會因海平面上升而遭遇更多的洪水。
紐約已經(jīng)開始采取措施,現(xiàn)任市長提出了一個要花費100億美元的“保護曼哈頓低區(qū)計劃”。氣候變化是要付出經(jīng)濟代價的,問題是誰來買單?
然而,導致海平面上升的并不只有格陵蘭。
整個北極圈都在不成比例地變暖,在過去40年里,北極夏季海冰面積減少了近一半;而且氣候變暖后90%的熱量都被海洋吸收了,導致海水本身也在熱膨脹。也就是說就算沒有格陵蘭,海平面自己也在上升。
海平面上升將影響全球的生態(tài)和氣候系統(tǒng),由此帶來的后果,將是人類難以承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