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即便新冠疫情來襲、美中貿易戰(zhàn)繼續(xù),決裂也是艱難的。約87%的受訪企業(yè)仍表示,中國大陸是它們的三大貨源地之一。
意識到這一點的不僅僅是美國企業(yè),而且意識到這一點也不僅僅是因為供應鏈有多么深入中國。
中國英國商會執(zhí)行董事史蒂文·林奇說:“中國應對病毒的方式與其他國家不同。他們做的一件事是消除疑慮,并讓企業(yè)有信心復工。對于在這里有供應鏈和制造業(yè)務的公司來說,(中國)很快向各企業(yè)提供稅收鼓勵和支持,以使它們能安心投資。”
與此同時,中國對高科技產品的需求在增加,而其他國家的這一需求在減少。
對于生產工控機的臺灣研華科技公司來說,中國大陸占其業(yè)務的近四分之一。該公司創(chuàng)始人之一何春盛說,中國大陸是其第二大市場。他說:“中國仍在為5G以及高鐵和地鐵進行大量基礎設施擴建。它需要大量工控機。這不僅對研華有利,對其他許多歐洲公司也有利。”
中國已經從世界供應國變成了世界最重要的消費國之一。它還是唯一有可能在今年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全球貿易在過去幾十年里是由中國定義的——這種情況在短時間內都不會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