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兒科學會日前聯(lián)合美國教師聯(lián)合會等機構發(fā)布聲明說,應由衛(wèi)生專家給出學校復課的最佳時機,由教育工作者決定如何復課。
美國兒科學會和疾控中心均發(fā)布有關返校的指導方針,提出應提倡佩戴口罩、拉開課桌間距、限制成年人在校人數(shù)、取消團體活動等。
然而,特朗普痛批指導方針“不切實際”,在社交媒體上說:“我會找他們(疾控中心官員)談談!”
疾控中心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不得不“頂回去”,說“指導方針是我們的”。

3月9日,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出席白宮記者會。新華社記者劉杰攝
雷德菲爾德的四位前任在《華盛頓郵報》刊文的標題是“我們管過疾控中心,從沒有哪位總統(tǒng)像特朗普這樣將科學政治化”。
他們批評說,公共衛(wèi)生專家現(xiàn)在“有兩個敵人”——新冠病毒和“搞破壞”的政客等人,而圍繞學校復課的爭論顯示出“這些一而再、再而三破壞公共衛(wèi)生政策的行徑只會增加混亂、不確定性,并把人命置于不必要的風險之下”。
他們還在文中直言:“中國采取的抗疫方法,美國其實也能采取,中國人口比美國多得多,但確診病例卻比美國的310萬(當時的數(shù)據(jù))少太多。”
誰不想孩子返校?但命更重要
四名前疾控中心主任在文章中說,目前來看兒童感染新冠病毒后發(fā)展為重癥或導致病亡的幾率相對較低,但教職員工和學生家長可不是這樣。他們還提醒說,課堂、餐廳、校車可歷來都是流感等疾病傳染的溫床。

7月14日,在美國紐約一家尚未恢復店內購物的購物中心外,一名女孩在空曠的廣場上玩耍。新華社記者王迎攝
美國各地教師、家長、學生等對重開校園反應不一,但不管支持與否,都對自身健康風險感到擔憂。
扎赫拉·瓦捷是得州一所高中的教師,學生多為來自低收入家庭的拉美裔和非洲裔,不少家長都從事在疫情期間也不停轉的行業(yè)。她認為,若全面開放校園,人人都將處于巨大的風險中。
明尼蘇達州的中學英文教師琳恩·莫拉萊斯說,青春期孩子叛逆、好動、喜歡湊在一起,如果真恢復線下授課,她的一個工作重點恐怕是追趕不戴口罩的學生、勒令他們戴上口罩。她說,一些孩子還小的同事暫不打算回到學校,另一些同事在疫苗研制成功前不考慮回來。
聯(lián)合國“教育不能等待”基金聯(lián)絡官肯特·佩奇的困境和心聲都很有代表性。他和妻子目前都在家全職辦公,還要忙中偷閑帶娃。他們正在糾結,4歲的女兒秋天要不要回幼兒園。“如果她能入園,我們白天就能更好地投入工作。不過,畢竟女兒的健康和安全才是最重要的,我們還是會聽從衛(wèi)生專家和園方的建議。”(記者:徐曉蕾、夏林、王建剛、黃恒、高路;編輯:孫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