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美國繼續(xù)偉大”?
當地時間6月8日,特朗普競選團隊表示,預計特朗普將在未來幾周,重啟其“讓美國繼續(xù)偉大”的競選活動。
特朗普競選經理布拉德·帕斯卡爾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特朗普的競選活動將是盛大的,規(guī)模將超過其競爭對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
拜登于2020年6月5日正式鎖定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而特朗普在3月就已鎖定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但美國多家主要民調機構總結5月數據顯示,在受訪登記選民中,拜登的支持率在50%左右,特朗普的支持率為40%上下。
《華盛頓郵報》援引一位官員的消息稱,民調顯示,特朗普的支持率落后于拜登,這迫使特朗普決定“重新上路”。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9年6月18日晚,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佛州正式宣布競選連任。
兩道難題,多方倒戈
這段時間以來,特朗普不得不打起精神,忙于應對疫情和示威兩道難題。
特朗普此前自稱,在應對新冠大流行時“取得了特別棒的成績”,卻遭美媒“糾正”,“特朗普在3月初才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tài),此時距離美國宣布首例新冠病例已過去了7個星期。”
5月底示威開始后,特朗普政府的應對又接連引發(fā)爭議。特朗普自稱是“法律與秩序的總統”,強調如果各州無法解決抗議和劫掠的問題,就將部署軍隊。
但包括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在內的多名軍方人士,都對此不“買賬”。

當地時間5月31日,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前副總統喬·拜登在特拉華州前往一個曾爆發(fā)了抗議示威活動的現場,單膝跪地與一名民眾交談。拜登稱,美國正“處于痛苦之中”。
另一方面,拜登等民主黨人在指責特朗普政府淡化疫情、準備不足的同時,也對政府的種族歧視問題處理提出批判。華盛頓特區(qū)市長鮑澤直接加入游行隊伍,呼吁民眾在11月大選中,將特朗普投票出局。
共和黨內部也出現分裂跡象,多名共和黨大佬“倒戈”。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金燦榮在接受中新網采訪時指出,特朗普對疫情和示威的處理,讓共和黨建制派對他感到不滿。少數建制派精英,正在跟他“劃清界限”。
《紐約時報》日前報道稱,熟悉美國前總統小布什的人士透露,小布什將不會支持特朗普在2020年大選中連任。而在上周,小布什更是直接就弗洛伊德之死發(fā)聲稱,“這是讓美國人民反思我們悲劇性失敗的時刻。”
盡管小布什的發(fā)言人福特后來表示,“布什不想討論關于總統競選的問題,他也沒有表示將如何投票”,但分析人士指出,小布什方面的澄清純屬“滅火”行為,因為布什家族早在2016年,就曾集體表態(tài)不會支持特朗普。
此外,美國前國務卿、共和黨人鮑威爾直接批評特朗普,稱將在總統選舉中支持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前總統候選人、共和黨資深參議員羅姆尼除了公開表示不支持特朗普以外,還考慮“以妻子的名義再投一張反對票。”

6月5日,美國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qū)市長鮑澤要求在通往白宮的16街路面上,以鮮黃色油漆漆上“黑人的命也是命”的字樣。
罕見的“政治險境”
形勢有待觀察
疫情陰霾持續(xù),種族歧視“傷疤”難愈,又遭遇罕見的經濟衰退,路透社稱,“特朗普似乎處于前所未有的政治險境”當中。
金燦榮對此認為,美國的疫情在經濟上主要是打擊窮人,而非裔群體中窮人占比高,這也導致這次抗議中,非裔的反應尤為激烈。
金燦榮表示,特朗普在應對此事時,實際上采取了“硬漢姿態(tài)”,欲借此鞏固他的白人基礎群眾。因為在他看來,美國非裔占總人口比例小,大部分選票也是投給民主黨,他沒有必要對這一群體花費力氣。

當地時間5月30日,美國芝加哥,幾名抗議者戴著寫有“我無法呼吸”字樣的口罩走上街頭抗議示威。
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劉衛(wèi)東分析稱,此次抗議看似是種族沖突問題,實際上是對特朗普執(zhí)政的一種表態(tài)。黑人和白人的收入地位差距一直沒有得到改善,雙方生活在“兩個世界”里。一旦出現一點問題,就容易引爆矛盾。
劉衛(wèi)東表示,此次抗議應對中,美國各級政府的表態(tài)有時“不太合適”。最重要的是,特朗普的表態(tài)很模糊,開始是同情,隨后把種族矛盾問題轉向暴力,沒有做出應有的表態(tài),導致了群眾怒火迅速膨脹。
劉衛(wèi)東指出,弗洛伊德事件后,肯定會有包括黑人在內的更多少數族裔,出來投票來支持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但與此同時,也有共和黨人愿意出來“保護”特朗普。雙方的對抗是“你追我趕型”。距離大選投票還有幾個月,屆時現在的氣氛可能早已平息,所以大選局勢有待觀察。(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