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柳葉刀》周刊網站3月28日刊登了題為《新冠肺炎:學習經驗》的文章。文章認為,在許多國家經歷疫情高峰或為疫情高峰做準備的同時,人們也越來越認識到集體行動和社區(qū)的重要性,并指出中國的經驗對于了解如何安全地取消管控措施至關重要。文章摘編如下:
在過去的兩個星期里,新冠肺炎這種大流行病在無情地向西推進。3月13日,世衛(wèi)組織說歐洲現(xiàn)在是該流行病的中心。幾天后,意大利的新冠肺炎患者死亡人數(shù)超過了中國。在新冠肺炎席卷全球后,各國采取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遏制措施,反映了這種大流行病所構成的威脅的規(guī)模。武漢采取的“封城”措施,在僅僅兩個月前,還被外界視為嚴厲的管制措施,現(xiàn)在這種做法已變得司空見慣。然而,許多國家仍然沒有遵循世衛(wèi)組織關于遏制病毒的明確建議(廣泛檢測、病例隔離、接觸史追蹤和保持社交距離),而是采取隨意的措施,有些國家只是試圖通過保護老年人和有基礎疾病的人來控制死亡率。
現(xiàn)在看來,英國、美國、瑞典等國在疫情初期的滯后反應得到的評價越來越差。各國領導人爭先恐后地為不堪重負的醫(yī)院購買診斷檢測試劑盒、個人防護設備和呼吸機,人們的憤怒感與日俱增。許多國家的領導人最初否認現(xiàn)實、抱持錯誤的樂觀態(tài)度,致使后來只能被動接受大規(guī)模死亡,他們這些有害的行為只能用史無前例這個詞來評論。這種態(tài)度忽略了非典、中東呼吸綜合征、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2009年H1N1流感造成的破壞,也無視了科學家普遍認為有朝一日將會暴發(fā)一場大流行病的觀點。韓國以前經受過感染病例的考驗,所以它們能夠更好地加強檢測并追蹤密切接觸者。
在全球范圍內,許多人感到害怕、憤怒、不確定,但在這些灰暗情緒涌現(xiàn)的時候,人們表現(xiàn)出了團結。這一大流行病展現(xiàn)了國際團結的例證,大家分享資源、信息,與應對疫情有經驗的國家交流,共同研究如何有效控制疫情擴散。中國的經驗對于了解如何安全地取消管控措施至關重要。
在許多國家經歷疫情高峰或為疫情高峰做準備的同時,人們也越來越認識到集體行動和社區(qū)的重要性。歐洲和美國的情況表明,拖延備戰(zhàn),寄希望于其他地方得到遏制,或者是抱著束手待斃的心理,都是不可取的。國際社會必須利用合作的精神,避免更脆弱的國家重蹈覆轍。世界并不缺乏有效的全球領導。世衛(wèi)組織在協(xié)調全球應對行動方面發(fā)揮的核心作用必須繼續(xù),各國和捐助方在這些努力中需要支持世衛(wèi)組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