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世衛(wèi)組織發(fā)布的最新消息,當前中國新冠肺炎防疫形勢得到根本性的扭轉,但是,歐洲地區(qū)的疫情形勢不容樂觀,世界衛(wèi)生組織稱歐洲已成為新冠肺炎疫情“震中”。其中,意大利的形勢最為嚴峻,確診病例數(shù)已超過25000,病死人數(shù)超過1800。意總理孔特稱,意大利已經進入前所未有的“至暗時刻”。
為了抗擊疫情,意大利、西班牙、塞爾維亞、羅馬尼亞等國先后宣布進入緊急狀態(tài),法國、英國、德國也開始采取一些前所未有的限制措施,呼吁民眾能夠“守紀律”。據(jù)法國國際廣播電臺報道,法國禁止100人以上的聚會,盧浮宮、凡爾賽宮、埃菲爾鐵塔等著名景點均已關閉,連二戰(zhàn)期間從未停止營業(yè)的咖啡館也被要求全部關閉。彭博社認為,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這些舉措極大地提高了法國的反應速度,也反映出人們對病毒的警惕性日漸提高。德新社報道,德國總理默克爾敦促人們減少社交,她在每周播客中說,“這樣人們被傳染的速度將減慢,我們的醫(yī)療系統(tǒng)也不會負擔過重。”
此情此景似曾相識。一個半月前的中國湖北省武漢市,果斷采取了包括但不限于上述限制措施,才有效阻斷了病毒的傳播和擴散,才有了今天來之不易的局面。當時的歐洲則頗有些事不關己的看熱鬧心態(tài),有些媒體和人士針對中國發(fā)表了不少歧視性的貶損言論,還有不少華人華僑在街頭遭到無端攻擊。德國《明鏡周刊》曾公開表示,“中國人若想消滅這次新型冠狀病毒,需要的藥方既不是西醫(yī)疫苗,也不是中醫(yī)草藥,而是自由和民主。”你看,即便是面對蔓延全球的流行性病毒,歐洲媒體也要把意識形態(tài)放在前面。歐洲人似乎沒有意識到,病毒并不會對他們所謂的“自由”和“民主”網開一面。
世界衛(wèi)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早就呼吁,中國正在采取的大規(guī)模防控行動對于其他國家來說是寶貴的窗口期,要利用好這樣的窗口期。可惜,面對歐洲越來越不可控的疫情,美國《紐約時報》不得不承認,“中國為西方爭取了時間,西方卻白白浪費了。”不過,中國并沒有以怨報怨,多次表示愿意給予包括歐洲國家在內的疫情嚴重地區(qū)以幫助。
中國是說到做到的。12日午夜,一架載有9名醫(yī)療專家和31噸醫(yī)療用品,包括重癥監(jiān)護室設備、醫(yī)療防護設備和抗病毒藥物的中國飛機降落在羅馬。同時,一輛中國卡車抵達意大利,帶去至少230箱醫(yī)療設備。意大利駐歐盟代表毛里奇奧·馬薩里在歐洲主流媒體《政客》網站上稱贊說,在意大利遭遇新冠疫情的危難時刻,中國是第一個向意大利伸出援手的國家。許多意大利網友在中國使館臉書主頁用“Grazie”(意為“謝謝”)一詞刷屏。
對此,美國《外交政策》網站14日刊文稱,意大利處于疫情危機時,歐盟其他成員國未能提供醫(yī)療援助和物資,而中國在填補空缺,“這意味著意大利可能會越來越多地轉向中國。”不管美國人的文章立場如何,顯然他們不能忽略這樣一個事實:中國在實實在在地向其他國家提供幫助。有數(shù)據(jù)表明,截至目前,中國已與全球100多個國家、10多個國際和地區(qū)組織分享疫情防控和診療方案等多份技術文件;向韓國、日本、意大利等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國家提供抗疫物資和檢測設備等援助;向伊朗、伊拉克等國派出專家組;向世衛(wèi)組織捐款2000萬美元,用于支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國際合作。
讓政治的回歸政治,讓救人的回歸救人。畢竟,這無關乎政治,而關乎人命。希望歐洲在疫情沖擊之際,能以更開闊的胸懷歡迎東方之助。(熱點觀察評論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