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小組按】
“我住江之頭,君住江之尾,彼此情無限,共飲一江水。”千百年來,伊洛瓦底江連接中緬兩國,人民和睦相處,建立起“胞波”情誼。
今年是中緬建交70周年,受緬甸聯(lián)邦共和國總統(tǒng)溫敏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于1月17日至18日對緬甸進行國事訪問。
這是中國國家主席時隔19年后再次訪緬,也是習近平主席的新年首訪,意義非凡。今天小組就帶大家來看一看近些年中緬兩國間的互利共贏故事。

2019年4月2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季。
密支那的夜晚
每年4月份開始,緬甸最大城市仰光總是會陷入“電荒”,每天多次停電,居民區(qū)、工業(yè)區(qū)、商業(yè)區(qū)輪流供電,但緬甸北部克欽邦的首府密支那,入夜后卻燈火通明。
密支那何以如此?因為有小其培水電站“鼎力相助”。
小其培名字中帶“小”,但作用一點也不小。從2013年9月開始供電直至2019年底,小其培電站已經累計供電7.83億千瓦時,發(fā)電量占到緬北地區(qū)的60%。
這樣一家造福當?shù)氐乃娬臼鞘裁磥眍^呢?原來,它由中資企業(yè)國家電投的緬甸子公司建設完成。
電站建成后,不少當?shù)孛癖娬f,自己的生活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一家電器行老板說:本地的電器店多了,電器生意也比原來好做了。
一位米粉店店主則說:曾經家里的燈泡幾乎不亮,現(xiàn)在電視、電扇、電飯鍋都開著,一點問題都沒有。
近年來,隨著緬甸經濟發(fā)展提速,緬甸的用電需求正以每年約19%的速度增長,每年新增需求300兆瓦—500兆瓦。
但緬甸全國1088萬戶家庭中,半數(shù)家庭缺電少電,4.3萬多個村莊尚未并入國家電網(wǎng)。
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季說,緬甸經濟要發(fā)展,民生要改善,首先應發(fā)展電力產業(yè)。在緬甸很多城市,來自中國的電力建設者正與當?shù)孛癖姅y手合作,努力破解缺電難題。
中國電建便是參與建設的先行者之一。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中國電建就進入緬甸市場,參與了緬甸絕大多數(shù)水電站的勘測設計,承建了緬甸耶瓦水電站、太平江一級水電站、達吉達燃氣電站、皎喜燃氣電站等一大批標志性工程。
有了路燈照明,連接曼德勒、內比都、仰光等城市的公路變得異常繁忙。“照明不僅代表有了電,更意味著有光明前景”,如昂山素季所言,電力的暢通正為緬甸照亮更加光明的發(fā)展遠景。

皎喜電站
“油氣大動脈”10年風云
家里有“礦”、可是運不出去,是種什么心情?緬甸深有體會。
亞洲開發(fā)銀行能源評估報告顯示:緬甸共有104個油氣開采區(qū)塊,其中內陸開采區(qū)塊53個,近海開采區(qū)塊51個;換算成油氣和天然氣,約為1.6億桶石油和20.11萬億立方英尺天然氣。
這么豐富的油氣資源,若能出口可是一筆大生意??墒牵挼橐驗楣I(yè)化程度不高、缺少資本,沒法憑一己之力修出跨境能源大動脈。于是,兼具資金和技術優(yōu)勢的中資企業(yè)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2009年12月,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與緬甸能源部簽署協(xié)議,由中石油設計、建設、運營和管理中緬原油管道項目。2013年,中緬油氣管道全線貫通。

一艘油輪??吭诰挼轲ㄆR德島中緬油氣管道項目卸油碼頭,準備卸載石油
如今,在緬甸西海岸的馬德島港上,人們常能看到這樣一幅景象:中遠“遠富湖”號油輪緩緩??吭?0萬噸碼頭上,向港口卸載原油;原油被儲存到單座儲量10萬噸的儲油罐內,經771公里的中緬原油管道進入中國。
修這樣一條管道有什么好處呢?對緬甸來說,油氣銷售難題迎刃而解,出口創(chuàng)匯也不在話下。
同時,管道的本土化經營策略讓當?shù)厝擞辛司蜆I(yè)新去處。中緬油氣管道項目雇傭緬籍員工900多人,本土化率達80%;226家緬甸本土企業(yè)先后參與管道項目建設,在項目運營工程中實現(xiàn)創(chuàng)收。
項目不僅關注盈利,也兼顧了管道沿線的社區(qū)發(fā)展。截至2019年12月,項目累計投入2700多萬美元,在管道沿線開展了282個社會經濟援助項目,幫助近3萬名青少年改善就學環(huán)境,近90萬人獲得更加便利的醫(yī)療服務。
這條油氣管道對中國的意義也不可小覷。在中緬石油管線建成之前,能源進口主要從東南、東北、西南三個方向完成,缺少國內管線的均衡布局,且西南方向只有馬六甲海峽一條管線,地緣政治風險較大。
如今,中緬油氣管道經緬甸直接進入中國西南四省,補齊了油氣管線在境內的布局,對中國國家能源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