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國家是孤島,不管它有多大”,全球經濟需要多邊主義合作才能繁榮,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如是說。
自今年7月被歐洲理事會提名為下任歐洲央行行長后,拉加德于9月卸任IMF總裁一職。
近日,在IMF華盛頓總部,拉加德就八年總裁任期內的危機應對、份額與治理改革、IMF與中國伙伴關系、經濟全球化、多邊主義等接受了新華社記者專訪。
推動份額和治理改革
重視同中國伙伴關系
隨著新興經濟體和發(fā)展中國家經濟實力快速提高、在世界經濟中的權重不斷上升,推動IMF份額和治理改革、提升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國家的發(fā)言權與代表性成為增強IMF合法性和有效性的迫切要求,也是拉加德總裁任內頭等大事。

9月19日,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在華盛頓接受采訪。新華社記者劉杰攝
早在2011年7月履新的首次新聞發(fā)布會上,拉加德就強調要落實IMF于2010年批準的份額和治理改革方案,以更好反映國際經濟格局變化。
根據該方案,IMF份額將增加一倍,其中超過6%的份額將向有活力的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國家轉移。這是IMF成立以來針對新興經濟體最大的份額轉移方案。
但由于美國國會阻撓,這項治理改革直到2016年1月才正式生效?;仡欉@一歷程,她感慨萬千:“改革難的是落實”,“落實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但我們做到了”。
上述方案落實后,中國、巴西、印度和俄羅斯四個新興經濟體躋身IMF股東行列前十名,其中,中國更是一躍成為IMF第三大股東。
拉加德認為,IMF應繼續(xù)推動份額和治理改革,以更好反映其成員對全球經濟的貢獻。

2016年9月30日,在位于美國華盛頓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部,IMF總裁拉加德就人民幣納入SDR發(fā)表講話。新華社記者殷博古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