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zhí)筆/鴿子叨、刀賤笑&叨叨姐
博爾頓走人了。
雖然目前還搞不清楚到底是博爾頓開了特朗普,還是特朗普開了博爾頓,反正美國輿論圈對博爾頓的離開普遍表示了歡迎:總算是走了。

傳統(tǒng)意義上,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主要職責是監(jiān)督一個有紀律的決策過程,包括國務院、五角大樓和情報機構(gòu),并為總統(tǒng)做出重大決策。
博爾頓并沒有這樣做。他成功完成了相當多的工作,盡管主要是負面意義上的。
最新一例就是,上周,他說服白宮破壞了與阿富汗塔利班達成的協(xié)議,而且美國國務院之前為此項協(xié)議進行了近一年的艱苦談判。
我們想問,博爾頓的離開突然嗎?美國的內(nèi)政外交會因此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和中國又有什么關系呢?
突然嗎?
吳心伯: 博爾頓被解職并不突然。早在6月份左右就有消息說,博爾頓與特朗普的分歧較大,從那時起,外界就在等著這個靴子什么時候落下來了。我覺得很多人倒是奇怪,為什么他沒有在更早時候被特朗普開了。
現(xiàn)在特朗普在外交方面走到了收官階段,要摘果子了,但博爾頓是極端鷹派,他不是在為總統(tǒng)服務,而是為他自己一直以來的政策理念服務,因此他就任以來一直推行極端鷹派政策,這樣反而容易壞了特朗普的政績。

比如伊朗問題,博爾頓一直要推動對伊朗開戰(zhàn),但特朗普在開打前10分鐘叫停了行動。要知道,博爾頓在小布什時期就想打伊朗,到了特朗普時期他還在推對伊戰(zhàn)爭,明顯是想實現(xiàn)當年未了的夙愿。
再比如跟朝鮮的談判,上次“金特會”在越南沒談出什么成果,報道也說是博爾頓在其中發(fā)揮了負面作用。還有跟塔利班的談判,據(jù)說是博爾頓為代表的極端鷹派反對邀請塔利班領導人訪問美國。委內(nèi)瑞拉問題也是一樣,博爾頓在支持委反對派推翻馬杜羅政權方面發(fā)揮了不小的作用。
這些問題,都是特朗普希望做出政績、收獲成果的領域,但博爾頓的極端鷹派立場擾亂了特朗普的政策議程,讓特朗普覺得再用他不行了。
李海東: 博爾頓被辭職,一是他搞政權變更的主張,和特朗普希望對外盡量收縮,不要管其他國家事的觀念不一致。
不管是委內(nèi)瑞拉事件、阿富汗撤軍、伊朗問題等,博爾頓和特朗普之間的交流都不是建設性交流。有報道說兩個人時常爭論,這說明博爾頓沒把自己的位置放好,他是總統(tǒng)安全顧問,是服從總統(tǒng)的,要按照總統(tǒng)調(diào)整自己的思路,而不是相反。
第二,許多博爾頓搞起來的政權變更的行動,在特朗普看來,對美國沒什么積極建設性作用,美國并不想被裹挾到這類事情中,這和特朗普宣揚的讓世界給美國做貢獻,而不是美國給世界做貢獻的理念相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