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5天后,中國和朝鮮正式建立外交關系。2019年6月,在朝鮮勞動黨委員長、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年初的北京之行結束161天后,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赴平壤展開為期兩天的國事訪問。這標志著中朝兩黨兩國最高領導人在建交70周年這一重要年份實現了歷史性互訪。6月21日,在再次會見金正恩時,習近平說,這是中朝傳統(tǒng)友誼生命力的生動體現。
訪朝第二天,習近平夫婦參謁了這個地方
在平壤牡丹峰西北側的山崗上,有一座由花崗巖和大理石砌成的友誼塔。對于中朝兩國人民來說,這是用鮮血凝成的戰(zhàn)友之情的見證。

△友誼塔,塔身正面嵌有“友誼塔”三個朝文鍍金大字,每個字重達40公斤。塔頂有一個銅坯鍍金五角星,直徑1.5米,重500公斤。(央視記者董海濤拍攝)
1959年10月25日,朝鮮人民為了銘記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的豐功偉績,建成了這座友誼塔。友誼塔所用的花崗巖和大理石總共1025塊,象征1950年10月25日打響抗美援朝戰(zhàn)爭第一槍。友誼塔建成的這一天,正是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參戰(zhàn)9周年。

△紀念碑兩側有描繪中朝友誼和中朝兩軍并肩戰(zhàn)斗的浮雕。
友誼塔正面有一塊重30噸的花崗巖,用朝文鐫刻著這樣的碑文:
“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們!你們高舉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的旗幟,同我們一起在這塊土地上打敗了共同的敵人。你們不朽的功勛和朝中兩國人民用鮮血凝成的國際主義友誼,將在這塊繁榮的國土上永放光芒。”

△紀念碑碑文
在友誼塔內,有一個面積100平方米的紀念廳。在紀念廳中央的一塊大理石基座里保存著10本志愿軍烈士的名冊。名冊上記載烈士共22700名,其中戰(zhàn)斗英雄130名。紀念廳周圍的墻壁上還繪有反映志愿軍入朝參戰(zhàn)、浴血戰(zhàn)斗、戰(zhàn)后重建的三幅大型壁畫。在烈士名冊和巨幅繪畫中,有在中國婦孺皆知的黃繼光、邱少云、楊根思、羅盛教等志愿軍英烈。

△紀念廳內景
6月21日上午,習近平夫婦在金正恩夫婦陪同下參謁中朝友誼塔。2008年6月17日,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在訪朝時也曾來到友誼塔并敬獻花圈。

△6月21日當天,友誼塔格外莊重肅穆。(央視記者楊立峰拍攝)

△這是當天習近平敬獻的花籃。(央視記者楊立峰拍攝)
習近平夫婦繞塔仔細觀看浮雕,在紀念廳中仔細翻閱烈士名冊原本,并觀看史詩壁畫。
習近平說,今天我們一起來參謁中朝友誼塔,一是緬懷先烈,重溫老一輩革命家并肩戰(zhàn)斗的光榮歷史;二是勉勵后人,牢記并傳承中朝傳統(tǒng)友誼;三是昭示世人,彰顯中朝兩國維護和平的堅定決心。金正恩說,朝鮮黨、政府和人民將永遠銘記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朝鮮抵御侵略過程中作出的英勇犧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