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德國為何擴軍?外媒:反恐+威懾俄羅斯+不差錢
參考消息網(wǎng)5月19日報道 外媒稱,德國自冷戰(zhàn)以來首次擴軍。柏林的裁軍時代結束。
據(jù)奧地利《新聞報》網(wǎng)站5月10日稱,25年前兩德統(tǒng)一時聯(lián)邦國防軍有士兵58.5萬人。之后開始大幅萎縮,金融危機、接下來的削減開支命令以及“擴軍已是昨天的事”的時代精神都加速了萎縮。2011年義務兵役制的取消繼續(xù)侵蝕著軍隊人數(shù),目前的17.7萬名士兵并沒有達到所設定的18.5萬人的上限。
國防部長烏爾蘇拉·馮德萊恩10日公開表示這一上限將被打破。自冷戰(zhàn)結束以來,德國軍人的數(shù)量將首次上升,到2023年將新增1.43萬名士兵和4400名文職人員。這“從目前來看是必要的”,馮德萊恩說。這是一個歷史轉折點,而且在此之前有過預告。
2014年1月31日,馮德萊恩在就任國防部長一個月的時候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宣布德國將在解決國際危機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今天德國的“狂風”戰(zhàn)機飛行在敘利亞的上空,庫爾德人則用德國的武器來打擊“伊斯蘭國”恐怖武裝。
此外馮德萊恩堅持不懈地將北約的焦點從歐洲轉向南方,轉向“伊斯蘭國”勢力正在不斷擴大的利比亞。她不排除在這個難民過境國執(zhí)行軍事任務的可能性,但表示這需要在根本沒有什么影響力的利比亞政府提出要求的情況下才可以。2011年時德國還曾因為抵制當時的利比亞行動引起過北約的不滿。
2014年馮德萊恩在慕尼黑還說過這樣的話:她告誡歐洲應在北約內(nèi)部承擔適當比例的負擔。因為美國負責了聯(lián)盟開支的大部分。雖然對德國而言國防開支占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2%的北約規(guī)定即便在未來也是幻想(除美國外,28個成員國中只有愛沙尼亞、英國和柏林達到這一指標),但盡管如此德國擴軍在7月份的華沙北約峰會召開之前已經(jīng)是得到承認的了。此外柏林考慮在立陶宛領導一支北約部隊:對盡管遭遇金融危機但仍推動擴軍的俄羅斯進行威懾。
和德國國防政策一樣,該國國內(nèi)氛圍也發(fā)生了逆轉。鑒于恐怖主義威脅和東西方?jīng)_突,51%的德國人贊成擴軍,2009年時這一比例只有19%。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德國能負擔得起:財政部長沃爾夫岡·朔伊布勒對馮德萊恩表示同意投入巨額資金,因為他手上管理著巨額盈余。眼下馮德萊恩這位基民盟政治家正一步步地推動擴軍??紤]到俄羅斯的威脅,她讓退役的裝甲車重新服役。另外國防部還新建了一個自己的網(wǎng)絡部門。現(xiàn)在“書呆子”也會被雇傭。(編譯/趙漣)

資料圖:德國總理默克爾視察軍隊士兵訓練中心。
(2016-05-19 00:1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