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夜里,新華社發(fā)布了一條重磅消息:“國家發(fā)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就稀土產業(yè)發(fā)展相關問題答記者問”。
有關人士這樣說——
“如果有誰想利用我們出口稀土所制造的產品,反用于遏制打壓中國的發(fā)展,那么我想贛南原中央蘇區(qū)人民、中國人民,都會不高興的 。”
今天出版的《人民日報》也發(fā)表了一篇評論,標題是《美方不要低估中方反制能力》。文章的末尾,用了一個很久不見的古語:
“奉勸美方不要低估中方維護自身發(fā)展權益的能力,勿謂言之不預! ”
那么問題來了。“勿謂言之不預 ”,翻譯成英文怎么說?

彭博社頭條標題: 中國稀土壟斷,美國面對“摧毀性”打擊風險
翻譯
彭博社的反應很快,今天4個頭條新聞全都關于稀土,標題大家感受一下——
《中國稀土壟斷,美國面對“摧毀性”打擊風險》;
《投資者涌入,稀土股票受益豐厚》;
《中國準備好在貿易戰(zhàn)中“武器化”稀土》;
《什么是稀土以及誰控制了稀土》。
“勿謂言之不預”這句話,彭博社也翻譯了,英文是這樣的:don’t say I didn’t warn you(別說我沒警告過你)。
彭博的文章也指出,這話中國輕易不用 ,少數使用的幾次,用在了1962年印度軍隊侵犯邊境、1978年越南軍隊侵犯邊境時。
看得出來下了功夫。
不過,外媒究竟怎么看“稀土警告”呢?
沖擊
彭博社的文章寫道,中國威脅在貿易戰(zhàn)中使用其“占支配地位的稀土”,將可能給美國工業(yè)帶來嚴重擾亂 ,美國從汽車到洗碗機到工業(yè)設備,很多制造商都會“挨(稀土)餓”。
文中引述了一個和稀土行業(yè)打交道逾50年的美國企業(yè)家的話,說中國通過擠壓“永磁”和永磁電機的供給 ,可能“帶來巨大的破壞性”,可能對美國產業(yè)帶來“摧毀性的”影響。
“永磁”被應用在小型電機上,對許多常見的技術產品很重要,如汽車上,雨刷、電動窗、動力轉向裝置,都是靠這個實現的。在這方面,中國占了世界95% 的產出 。
“永磁”和稀土什么關系呢?發(fā)改委在昨天的回答中也有一些解釋:稀土元素擁有優(yōu)良的光電磁等物理特性 ,稀土元素在冶金、石化、光學、激光、儲氫、顯示面板、磁性材料等現代工業(yè)領域均有廣泛應用。
彭博還是比較清醒的。它指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產商,滿足了美國80%的稀土進口。中國過去已經展示過,它能把稀土作為多邊談判的籌碼。
文中舉出一個案例。2010年9月,“日本巡邏船釣魚島沖撞中國漁船事件”中發(fā)生后,中國禁掉了向日本出口稀土,全球稀土價格大漲,日本很快釋放了被逮捕的中國漁船船長。
彭博社的另一篇文章中,一名中國基金經理分析說,中國應該不會全面禁止對美稀土出口 ,但是可以通過限制在國內的生產份額,來提高國際市場的價格。
“這不會怎么減少美國對稀土的需求,因為稀土對高科技產業(yè)不可替代,美國不得不吞下高價的惡果。不管中國對稀土采取什么手段,中國國內的稀土礦廠將成為最大贏家。”
也有一些美國媒體沒那么悲觀。CNN就發(fā)表了一篇評論,稱稀土這張“貿易戰(zhàn)牌”沒有想象的那么強大。

樂觀
CNN的邏輯是,稀土之所以被稱為“現代科技維生素 ”,是因為許多產品需要的稀土含量非常少;同時,美國也儲備了稀土資源,稀土供需的影響真正顯現出來需要很長時間。
另外,他們認為,雖然中國擁有全球三分之一的稀土產量,但中國科技行業(yè)發(fā)展 迅速 ,本身也是稀土消耗大戶 。據預測,到2025年,中國就會變成稀土的凈進口國??紤]到這張牌可能帶來的稀土價格上漲,中國也不會輕易動用稀土武器。
《福布斯》也比較“樂觀”。在題為《中美稀土攤牌誰會贏》的文章中,作者并沒有提及中國在稀土制造中技術領先于美國,而是把美國稀土產業(yè)落后,歸因于美國“不愿意”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