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預計,伊朗出口將穩(wěn)定在40萬桶/日,較4月水平下降90萬桶/日。“盡管沙特、阿聯(lián)酋等歐佩克國家可能填補伊朗出口下滑造成的缺口,但代價是備用產能大幅減少,并增加了中東地區(qū)潛在沖突的風險。”巴克萊在研究報告中表示。高盛也預期歐佩克有足夠的備用產能來彌補委內瑞拉和伊朗減少的石油出口。
但報道也指出,分析師預期沙特在增產上會比去年謹慎許多。去年在特朗普要求取代伊朗原油出口后,沙特在去年11月把產量提高至逾1100萬桶/日的紀錄高位。
報道稱,如今沙特不愿意太快提高石油供應,以免冒著油價崩跌和庫存大增的風險,盡管特朗普政府仍施壓要求降低油價。“他們(沙特)會等到制裁豁免的影響消退后才會增產。”法比亞尼表示。
據報道,能源視線咨詢公司預估歐佩克第四季備用產能料下降到約92萬桶/日,低于第二季的205萬桶/日與第三季的140萬桶/日。若備用產能下滑至低于100萬桶/日,或占全球石油需求的1%左右,萬一利比亞與尼日利亞這些地方的產量減少,油價將容易出現(xiàn)大幅震蕩。
報道稱,利比亞內戰(zhàn)正打得激烈。利比亞目前產量超過110萬桶/日,不過該國國家石油公司曾警告稱沖突對持續(xù)產油能力構成威脅。分析師法比亞尼表示,若利比亞產出發(fā)生重大中斷將是巨大的負面沖擊,將更加凸顯備用產能捉襟見肘。尼日利亞尼日爾河三角洲主要產油區(qū)一再發(fā)生輸油管線故障,導致該國原油生產遭遇嚴重供給中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