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美國奉行的單邊主義、霸權主義做法沒有出路,給世界經濟增長和全球貿易帶來嚴重負面影響。
作為二戰(zhàn)結束后國際經濟秩序和多邊貿易體制的主要建立者和參與者,美國本應肩負起應有的責任,帶頭遵守多邊貿易規(guī)則,在世貿組織框架下通過爭端解決機制妥善處理與其他成員之間的貿易摩擦,這也是美國政府曾經向國際社會作出的明確承諾。然而,本屆美國政府在享受現(xiàn)行國際貿易體系帶來的好處的同時,片面夸大自己國內問題,將國內問題國際化、經貿問題政治化,奉行極端實用主義,甚至不惜公開違反世貿規(guī)則,損害的恰恰是本國的國家形象。
美國政府驟然加征關稅的做法,必然會對美國自身造成巨大傷害,這是美國社會早已形成的共識。“是我的企業(yè),而不是中國支付了這25%的關稅,這是在向美國消費者加征關稅。”美國社交媒體上,諸如此類的反對之聲不少。美國服裝和鞋類協(xié)會主席里克·赫芬貝說,額外關稅只會傷害美國家庭、美國工人、美國公司和美國經濟。
美國農民同樣遭到打擊。2018年,美國農業(yè)凈收入下降了12%,大豆、豬肉、乳制品和小麥價格遭遇斷崖式下跌,利潤下降的同時設備價格卻在上漲。堪薩斯州比斯馬克農場第四代農場主洛維·內茲爾表示,因為加征關稅的緣故,農場從去年以來就在經歷“艱難的經濟時刻”,自己和其他農民都是貿易爭端的犧牲品。谷物農場主吉姆·塔蓬稱,“我們熬過了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的困難時期,卻熬不過現(xiàn)在”,其家族在經營了近100年后不得不放棄他們的農場。
不僅如此,世界兩個最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摩擦引發(fā)了國際社會對全球經濟增長的擔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機構不久前下調了對世界經濟增長的預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用“晴雨不定”來形容當前的世界經濟狀況,并將貿易問題列為“全球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世貿組織則已將2019年全球貿易增長預期從3.7%下調至2.6%,為3年來最低水平。
貿易戰(zhàn)解決不了問題,美方一意孤行的貿易保護主義行為,使美國的消費者、農場主、企業(yè)家等群體利益和全球化產業(yè)鏈都受到傷害。當前美國經濟、政治上的壓力越來越大,也很難承受貿易摩擦進一步升級的代價。國際輿論認為,美方最終只能回到談判桌,通過平等協(xié)商真正解決問題,這才是唯一正確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