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shù)貢r間3月24日,習近平歐洲之行進入最后一站——法國。習近平不止一次說過,中法是特殊的朋友。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中法建交55周年,習主席在這樣一個特殊年份訪問法國,具有特殊意義,國際社會也特別關(guān)注。
“我?guī)е鴮Ψ▏嗣竦奶厥馇檎x而來”
此訪之前,習近平在法國《費加羅報》發(fā)表題為《在共同發(fā)展的道路上繼續(xù)并肩前行》的署名文章。他這樣寫道:我?guī)е鴮Ψ▏拿篮们楦卸鴣?,帶著對法國人民的特殊情誼而來,帶著對中法關(guān)系的殷切期望而來。

△習主席發(fā)表在《費加羅報》的署名文章。五年前,他同樣是在這份報紙上發(fā)表了題為《特殊的朋友 共贏的伙伴》的署名文章。(央視記者陳明磊提供)
每當中法兩國元首見面,幾乎都要重溫幾段共同的記憶:法國是第一個同新中國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國,是第一個同中國建立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guān)系的西方大國,是第一個同中國開展民用核能合作的國家……
五年前,習主席在巴黎舉辦的中法建交50周年紀念大會上動情回憶說:“中國共產(chǎn)黨老一代領(lǐng)導人中很多是在法國負笈求學的。由于這個原因,我青年時代就對法國文化抱有濃厚興趣,法國的歷史、哲學、文學、藝術(shù)深深吸引著我。”

△今年恰好是留法勤工儉學運動100周年。當年,鄧小平等300多人來到法國小城蒙達爾紀學習和工作。這是位于蒙達爾紀的鄧小平廣場。(央視記者康玉斌拍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