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兩國互相吸引兩千多年,互學互鑒綿延至今。習主席在署名文章中提到,“中國一位教授在古稀之年開始翻譯但丁的《神曲》,幾易其稿,歷時18載,在臨終病榻上最終完成。”這位教授就是曾獲得意大利“一級騎士勛章”的北京大學教授田德望。2000年,他在譯完《神曲·天國篇》兩個月后與世長辭。

△田德望。(資料照片)
習主席在署名文章中還提到了兩位意大利漢學家白佐良和馬西尼。二人相差近四十歲,但志同道合的他們因中國結(jié)下友誼。年輕時,他們都曾在中國學習和從事外交工作,后來把對中國不同時期的研究成果匯集成一本《意大利與中國》。

△《意大利與中國》的意大利文版本和2002年問世的中文版本
白佐良在《意大利與中國》中文譯本問世前一年去世。馬西尼一直在從事著漢學研究,如今他是意大利羅馬大學副校長和羅馬孔子學院的外方院長。


△意大利羅馬大學和孔子學院。目前,意大利已開設(shè)12所孔子學院和41個孔子課堂,十余年來累計學員近23萬人。(央視記者張曉鵬拍攝)
18歲的齊遠航就是這23萬人中的一個,他是羅馬國立住讀學校的學生,學習中文5年了。齊遠航和學校師生曾給習主席寫信,期盼他來意大利訪問。最近,他們收到了習主席的回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