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外媒關注嫦娥四號成功飛天奔赴月宮:展現(xiàn)中國航天雄心
參考消息網(wǎng)12月9日報道 外媒稱,中國國家通訊社新華社報道稱,中國在12月8日凌晨發(fā)射了嫦娥四號探測器,并將實現(xiàn)人類航天器首次登陸月球背面。
據(jù)德新社12月8日報道,新華社報道稱,搭載著月球探測器的長征三號火箭從中國西南的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升空。
報道稱,就該探測器何時抵達目的地,外界說法不一。有媒體報道稱這一行程將長達幾周時間。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說,最大的挑戰(zhàn)將是與月球背面建立聯(lián)系,因為信號無法直接抵達月球背面,而且月球背面從地球上是看不到的。他說:“我們會像聾子和瞎子一樣。”今年5月,中國發(fā)射了一顆名為“鵲橋”的中繼衛(wèi)星,用于在地球與未來的探測器之間傳遞信息。
報道稱,嫦娥四號探測器將在月球南極附近著陸,從那里開始探索。該探測器配備了全景攝像機和測量設備。
報道還稱,中國正在實施一項雄心勃勃的太空計劃,包括在2020年前發(fā)射火星探測器,在2022年前建造自己的空間站,在2029年前對木星展開探索任務。
報道指出,人類已多次抵達月球正面。1969年至1972年,美國向月球派出12名宇航員。蘇聯(lián)的“月球24號”探測器于1976年在月球著陸,隨后只有2013年中國的嫦娥三號探測器登陸了月球。
另據(jù)美聯(lián)社12月8日報道,12月8日中國開展了一次開創(chuàng)性的任務,旨在讓一個探測器在基本上未被探索過的月球背面著陸,這表明中國作為一個與俄羅斯、歐盟和美國匹敵的太空強國與日俱增的雄心。
據(jù)官方的新華社報道,攜帶月球探測器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于12月8日凌晨2時23分從中國西南部四川省的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點火升空。
中國希望通過嫦娥四號任務,成為第一個實現(xiàn)在月球背面軟著陸的國家。月球的背面也稱為暗面,因為它與地球相距遙遠,且處于相對未知狀態(tài)。它與月球正面的地質(zhì)構造差異巨大。
報道稱,如果嫦娥四號任務取得成功,那么在月球探索最重要的一個領域,它將把中國的太空計劃推進至領先地位。
5年前,中國的玉兔號月球車登上了月球。中國還計劃明年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上月球,并讓其帶回采集的樣本——這將是自1976年以來的首次。同時,中國還在考慮載人登月任務。
報道稱,嫦娥四號也是一個著陸器與月球車的組合體,經(jīng)過數(shù)周旅程,它將抵達月球背面南極附近艾特肯盆地的馮·卡門撞擊坑,并在月球表面上方和下方進行探索。
報道還稱,它還將進行射電天文學研究。航天工業(yè)專家萊昂納德·戴維稱,由于月球背面與地球距離遙遠,在月球背面進行射電天文學研究將不受地球電離層、人造無線電頻率和極光及輻射帶產(chǎn)生的電磁噪音的干擾。
報道指出,中國在2003年進行了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使其成為繼俄美之后第三個完成這一任務的國家。目前,中國已將兩艘飛船送入軌道。中國的太空計劃得益于與俄羅斯和歐洲國家的合作,但中國被排除在國際空間站之外,這主要是美國對中國強大的軍事實力感到擔憂,因而立法禁止此類合作。

12月8日2時23分,我國在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fā)射嫦娥四號探測器,開啟了月球探測的新旅程。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2018-12-09 11:17: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