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東博會)中國—東盟經貿合作惠及世界經濟增長
中新社南寧9月15日電(記者 楊陳)今年是中國-東盟建立戰(zhàn)略伙伴關系15周年。15年來,中國—東盟合作已經成為亞太區(qū)域合作中最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雙方經貿合作碩果累累,惠及世界經濟增長。

9月12日,第15屆中國-東盟博覽會開幕,中外近3000家企業(yè)參展,展廳內咨詢、洽談、交易火爆。在泰國展館內,冬陰功湯料備受中國顧客喜愛,多個展位前聚集大批顧客進行洽談和采購。 中新社記者 蒙鳴明 攝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在第15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大會上表示,中國連續(xù)9年成為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連續(xù)7年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中國與東盟雙向投資額累計超過2000億美元,中國在東盟設立直接投資企業(yè)4000余家,雇傭當地員工30多萬人,有力地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發(fā)展。
中國商務部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與東盟雙方貿易額比上年同期增長近20%,在中國與前三大貿易伙伴歐盟、美國、東盟中,與東盟貿易增速最快。
出席東博會的緬甸、越南、老撾等東盟國家領導人也紛紛為長期以來雙方經貿合作成果點贊,認為東盟與中國多領域合作蓬勃發(fā)展,不僅給雙方帶來實惠,還惠及世界經濟增長。
產業(yè)領域深度調整,助推中國—東盟經貿合作提質增效。從歷屆東博會展品、展商的變化,可覷見一二。
相較于往屆展會農副產品“唱主角”,本屆東博會技術含量及附加值高的產品明顯增多。展館內,中國中車儲能式超級巴士模型、京東智能物流場景、高清膽道鏡系統(tǒng)、最高時速可達300公里的新能源電動車、蛋殼機器人等高新科技產品紛紛亮相,引得眾人圍觀。
網易有道信息公司攜新推出的翻譯智能硬件“有道翻譯王2.0Pro”亮相東博會。該展區(qū)負責人張簫月告訴記者,因該產品可支持43種語言在線翻譯,且具備離線翻譯和拍照翻譯等功能,頗受東盟觀眾及展商歡迎,“已有越南客商與我們接洽代理事宜”。
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執(zhí)行理事長許寧寧指出,東盟經濟增長到一定階段后,非常希望引進更多的高科技產業(yè),這是未來經貿合作重要發(fā)展趨勢。中國的產品科技含量較高,有性價比優(yōu)勢且適合東南亞市場。雙方的供需關系便在展會中顯現。
許寧寧表示,中國—東盟擁有比鄰而居、經貿互補性強的合作優(yōu)勢,也有自貿區(qū)零關稅、相互開放市場的政策優(yōu)勢。雙方都致力于經濟增長,都希望地區(qū)穩(wěn)定,都反對貿易保護,都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未來我們可干的事還很多,不論是在產業(yè)合作,次區(qū)域經濟合作,新經濟業(yè)態(tài)合作,還是互聯(lián)互通方面,中國—東盟商機紛呈。”
中國—東盟經貿合作的強勁動力,也為雙方商界注入“強心劑”。在會期舉行的中國—東盟商會領袖高峰論壇上,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宣布,未來5年將在東盟追加100億元人民幣投資。這一數字相當于其此前20年在東盟投資額的總和。
“東盟是一個正在成長且蓬勃發(fā)展的市場,特別是中新互聯(lián)互通南向通道建成后,將使東盟農產品進入中國更加便利,我們與東盟將有無限的合作潛力。”劉永好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
此外,包括小米科技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華彬集團董事長嚴彬在內的多位中國商界知名人物也出席本屆東博會,與東盟政商共商合作大計。越南、菲律賓派出了大規(guī)模參展團赴會。(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