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上半年,俄前特工中毒案引發(fā)俄羅斯和西方的外交戰(zhàn),也讓俄美關系再度降溫。圖為3月29日,美國駐圣彼得堡總領館。
美俄關系“好起來”?
隨著特朗普和普京會晤的日程敲定,美俄關系再次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此次會晤也引發(fā)外界對美俄關系“轉好”的猜測。
關于對這次領導人會晤的期待,美國駐俄羅斯大使洪博培本月初在白宮吹風會上介紹稱,特朗普希望通過美俄總統(tǒng)會晤緩解兩國的緊張關系。俄羅斯駐美大使安東諾夫也表示,俄方相信這次會晤將推動改善兩國關系。
雖然雙方都釋放出了積極的聲音,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制裁和反制裁戰(zhàn)、“通俄門”調查、在敘利亞和伊核等國際問題上的博弈,這些長久以來一直是美俄關系難跨的坎。加之今年上半年,俄前特工中毒案引發(fā)俄羅斯和西方的外交戰(zhàn),也讓兩國關系再度降溫。
此外,美俄關系發(fā)展還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歐洲盟友制約。近日,歐盟趕在俄美總統(tǒng)會晤之前,宣布延長對俄經濟制裁,這一時間的選擇引人聯(lián)想。
外界對即將進行的美俄領導人會晤并不樂觀。大部分分析認為,僅僅一次會晤,并不會讓美俄關系出現(xiàn)實質的轉圜。不過,鑒于這次會晤是兩國領導人的一次戰(zhàn)略性溝通,因此仍存在尋求兩國關系“融冰”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