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在德國法蘭克福舉行的2018國際超算大會上,最新一期Top500全球超算排行榜正式發(fā)布,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超級計算機Summit,以峰值計算性能每秒20億億次(200 PFlops)的速度登頂全球最快超級計算機。

資料圖:超級計算機系統(tǒng)“天河一號”。中新社發(fā) 宗金柱 攝
中國的天河二號和神威·太湖之光讓出了已經(jīng)占據(jù)5年的第一。不過,在業(yè)內(nèi)人士看來,Summit已經(jīng)比預計的日期延后了一年,而中國并非不能造出200 PFlops的機器,只不過各自有既定發(fā)展節(jié)奏。爭奪世界最強計算機固然重要,但超算的真正較量,絕不是看誰是第一那么簡單。
中看更中用
付昊桓記得這么一個故事。2010年的11月,天河1A首次成為世界最快。中國超算界專家都很高興,畢竟“最快”這個榮譽,幾十年來由美日壟斷。
不過,大會現(xiàn)場有美國專家發(fā)問,中國現(xiàn)在有實力構建全球最快的超級計算機,但是否能用最快的機器來解決最頂尖的科學或者工程問題?在這位專家的眼中,這臺龐然大物也許是“中看不中用”。
雖然尖銳刺耳,但的確反映了一個事實:造出最快的計算機固然不錯,能否真正發(fā)揮作用才是根本。
也差不多那個時候,付昊桓從斯坦?;氐搅饲迦A地球系統(tǒng)科學系,聽說了這段故事。當時,天河1A采用的是英特爾的處理器和英偉達的GPU加速器,在上面跑大型的應用程序也才剛剛起步。
“我回到清華后的第二年,也就是2011年的時候,我們幾個人慢慢結識,先是認識了薛巍老師,然后是楊超老師。”付昊桓說。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的薛巍教授此前從事電力電網(wǎng)研究,之后又擴展到氣候模擬等其他應用領域。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楊超研究員則從事計算數(shù)學的研究。付昊桓那時正對新的計算架構著迷。“因為天河1A是CPU加GPU,主要的計算力由GPU加速器來提供。所以要把它高效用起來,就得把GPU用好了。我們當時就組了一個團隊,想把這個機器用起來,解決大氣模擬的問題。”付昊桓說。
從天河1A開始,短短幾年內(nèi),中國先后推出一系列超級計算機,不斷刷新“最快”紀錄:“神威藍光”“天河二號”“神威·太湖之光”,從2013年6月算起,中國的超算已占據(jù)TOP500榜單第一位置5年之久,并于2016年和2017年,兩獲“戈登·貝爾”獎。付昊桓現(xiàn)為清華大學地球系統(tǒng)科學系副教授、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副主任。
2016年,在一份報告中,美國國家安全局和能源部認為,中國超算已經(jīng)和美國接近并跑,對其國家安全、經(jīng)濟社會、超算行業(yè)等造成威脅,若再不加大投資,尋求改變,美國將失去其領導地位。
而今,再不會有人認為中國的超級計算機只是個龐然大物。最強超算的爭奪,已經(jīng)成了中美日等少數(shù)國家之間的競爭。6月25日,美國Summit正式重回第一。不過業(yè)內(nèi)清楚,擁有第一強的機器僅僅只是超算較量的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