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聯盟成員國14日一致同意對總額28億歐元(約合32.4億美元)美國商品征收25%的關稅,以回應美方本月初對歐盟國家鋼鋁產品征收高關稅。
同一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警告,美國加征關稅“損人不利己”,不僅破壞全球貿易體系,同時有損美國經濟。
【全體通過】
歐盟委員會一名消息人士告訴法新社記者,成員國當天“一致支持”委員會針對美國鋼鋁稅收政策采取“再平衡”舉措。“歐盟將對總額達到28億歐元的美國商品行使權利,同時通報世界貿易組織。”
這名消息人士說,這一關稅政策將在“今后數天內”生效。路透社報道,這一決定將在歐盟委員會定于本月20日舉行的會議上獲得批準,預計6月底或7月初執(zhí)行。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3月宣布將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分別征收25%和10%的關稅,但給予歐盟、加拿大等盟友臨時豁免。同月,歐盟草擬一份報復清單,擬對美國商品加征關稅,同時敦促美國及時收手,表示不希望訴諸這種手段。
只是,美國仍向盟友開刀,宣布6月1日起對歐盟、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鋼鋁產品加征關稅。
除了歐盟,加拿大和墨西哥同樣采取報復措施。加拿大宣布7月1日起對一系列美國商品征收關稅,商品總值166億加元(126.3億美元);墨西哥6月初對部分美國商品開征最高稅率25%的關稅。
【羅列清單】
歐盟所列報復清單涵蓋廣泛,包括蔓越莓、橙汁、花生醬、牛仔褲、化妝品、摩托車和鋼鐵制品。
關稅清單沒有涉及具體品牌。不過,歐盟委員會主席讓—克洛德·容克先前警告,歐盟準備對包括美國產波旁威士忌酒、哈雷—戴維森牌摩托車、利維斯牌牛仔褲在內的商品征收關稅。
按照路透社的說法,一些產品之所以“上榜”,是因為歐盟希望借此“鎖定”美國國會部分重量級議員的家鄉(xiāng),以征稅方式影響共和黨在當地的民意支持率。
美國定于11月舉行國會中期選舉,改選眾議院全部435個席位和參議院100個席位中的34席。州一級和其他地方職位同樣舉行選舉。
按照法新社的說法,跨大西洋關系如今跌至谷底,美歐就一系列議題分歧嚴重,例如美國退出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并把駐以使館遷往那里。
上周舉行的七國集團首腦會議更讓美歐關系雪上加霜。美國和其他與會國家就貿易等議題激烈爭論。會后,特朗普拒絕簽署聯合公報并且多次抨擊賈斯廷·特魯多,不滿這名加拿大總理批評美國對鋼鋁產品加征高關稅。
歐盟11日聲援特魯多,同時表示“會繼續(xù)支持以規(guī)則為基礎的多邊國際體系”。
【反噬其身】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14日說,“我們不能低估宏觀經濟所受影響”,如果美國現行關稅政策招致加拿大、德國等貿易伙伴報復,美國的經濟損失會更大。
這一國際金融機構當天就美國經濟政策發(fā)表的一份評估報告指出,特朗普政府加征關稅和限制進口他國商品的政策“可能使全球進一步遠離開放、公平并且以規(guī)則為基礎的貿易體系”。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說,如果全球貿易陷入相互報復的惡性循環(huán),可能抑制國內、國際投資,破壞全球和地區(qū)的供應鏈,削弱支撐美國經濟增長和創(chuàng)造就業(yè)的體系。
在另一份分析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不看好美國經濟長期增長前景,認為近期的稅收和開支舉措會在2020年以后引發(fā)更高風險。
國際貨幣基金4月預計,美國今年經濟增長2.9%,但長期的經濟增長率為1.7%,而特朗普政府預計為將近3%。(王逸君)(新華社專特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