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和金正恩在二樓圖書館坐下后,原本表情嚴肅,后在翻譯的協(xié)助下簡短交談幾句。兩人再次握手10秒以上,都帶著笑容。
如何突破CVID困境
“CVID(完全、可驗證、不可逆的無核化)是美方唯一能接受的結(jié)果。”2018年6月11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對記者表示。在此次金特會的準備過程中,特朗普及其幕僚一次次地強調(diào)CVID。
韓聯(lián)社在6月7日透露,朝美雙方已就金特會主要議題達成基本共識,但在CVID問題上的分歧依然很大。美方希望將CVID寫入?yún)f(xié)議,但朝方以該表述只適用于戰(zhàn)敗國為由表示反對。就在豐溪里核試驗場關閉的當天,朝鮮外務省副相崔善姬發(fā)表談話,直斥美國副總統(tǒng)彭斯提出重申“美國所希望的是完全、可驗證、不可逆轉(zhuǎn)的無核化”為“冒昧地胡扯”“信口雌黃”。最終這一條內(nèi)容并未出現(xiàn)在特朗普與金正恩6月12日簽署的聯(lián)合聲明中。
CVID問題可以追溯至十多年前。2003年7月第一次六方會談召開時,朝鮮提出分四個階段、每個階段由美方同步援助的無核化方案。美方則針鋒相對,強調(diào)朝鮮應邁出第一步,須首先以CVID的方式棄核,然后才能討論安全保障和經(jīng)濟援助問題。此后,美方曾一度贊同“分階段”的方案,但始終堅持朝鮮無核化要符合CVID的三個關鍵要素:完全、可驗證、不可逆。
本次會晤前,特朗普團隊一度提出更激進的主張。韓聯(lián)社今年5月7日報道,白宮核心團隊在無核化方案上主張比韓國政府“完全、可驗證、不可逆的無核化”(CVID)更徹底的“永久、可驗證、不可逆無核化”(PVID)計劃。由于朝鮮的反對,韓方努力斡旋,美方才放棄PVID方案。5月22日特朗普和文在寅會晤時,雙方就CVID模式達成共識。蓬佩奧接受福克斯電視臺專訪時也表態(tài):“我們的目標只是完全、可驗證、不可逆的朝鮮無核化。”
今年4月27日,“完全無核化”已經(jīng)寫入《板門店宣言》,南北雙方“決定將盡到各自的使命和作用”。6月12日,特朗普與金正恩再次確認基于《板門店宣言》實現(xiàn)半島“完全無核化”。但對“完全”的概念,朝韓雙方尚未明確做出定義。
歷史上,美朝對話曾多次出現(xiàn)相關爭議。2012年,朝美雙方曾在北京達成《229協(xié)議》,雙方公布的內(nèi)容有所差異,但在無核化上都承認朝鮮暫停核試驗、遠程導彈試射、鈾濃縮活動。雙方討論落實協(xié)議時,朝鮮認為暫停遠程導彈試射并不包括發(fā)射衛(wèi)星,并于當年4月13日發(fā)射了首顆應用衛(wèi)星“光明星3號”。而美方卻將“發(fā)射衛(wèi)星”包括在“導彈試射”中,并據(jù)此拒絕履行協(xié)議中的糧食援助條款。雙方的努力毀于一旦。
目前尚不清楚朝鮮對“完全無核化”的定義,《紐約時報》在今年6月12日的報道中稱,“這個詞在平壤和華盛頓的含義完全不同”。在此前朝鮮無核化問題取得的最重大突破——六方會談《919共同文件》和《213共同文件》中,朝方承諾以最終廢棄為目標關閉并封存寧邊核設施,以及申報和最終放棄全部核項目?!都~約時報》在報道中概括了無核化的全過程,包括拆除核武器、停止鈾濃縮活動、禁用反應堆、關閉試驗場、結(jié)束燃料生產(chǎn)、進行國際檢查等六項內(nèi)容。
據(jù)韓國媒體推測,當前的無核化方案主要內(nèi)容是廢棄運載核武器的導彈、廢棄核武器和核燃料、關閉核設施。韓國國家安保戰(zhàn)略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趙成烈此前透露,本次會談前美方要求朝方提供朝鮮核武器清單,并將部分核武器運出境外展現(xiàn)誠意。但會談前夕,這一源自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的主張遭到朝鮮方面嚴厲駁斥。
另一方面,“完全”意味著徹底清除核武器及核設施,這與“不可逆”緊密相關。據(jù)曾參與朝美對話的美國國務院核政策辦公室前官員喬爾·維特回憶,2008年會談時朝鮮曾設想了一個簡單的三階段過程:凍結(jié)朝鮮的核項目,關閉關鍵設施,最后拆除這些設施同時拆除核武器。但美方代表團對此并不認可。美方指出,這意味著美國政府要在每個階段釋放出善意,但美國政府不能接受美國改變“敵對政策”時朝鮮尚未真正清除其核設施及核武器。
長期以來,美方一直堅持朝鮮無核化進程完成后再提供安全保障和經(jīng)濟援助的“利比亞模式”。但最終,特朗普改變了對無核化過程的“利比亞模式”要求。金正恩早已在5月7日明確提出分階段、同步性無核化方案。而特朗普在5月22日會見文在寅時,先是使用“靈活的一步到位無核化”措辭,隨后又改口稱可以考慮“迅速的分步無核化”。
朝鮮則在另一層面上做出讓步。“(這一次)朝鮮愿意考慮對其所有的核能力進行初步凍結(jié)——不僅是測試,還包括制造核彈的材料。這是耐人尋味的。”在今年5月20日撰寫的文章中,維特表示,“這樣的凍結(jié)將是向前邁出的一大步,因為這將阻止朝鮮生產(chǎn)更多的武器級材料,并為拆除武器奠定基礎。”但他同時指出,“這需要廣泛的措施來證實朝鮮沒有隱藏任何用以制造新炸彈的設施”,即“可驗證”。
在卡內(nèi)基國際和平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清華大學國際關系學系教授李彬看來,與棄核進程同等重要的是棄核的結(jié)果,即棄核最終會到達一個什么樣的狀態(tài)。
朝鮮的核現(xiàn)狀包括四個技術領域:核材料的生產(chǎn),核裝置的研制生產(chǎn),核武器的集成和運載工具,核武器的軍事部署和裝備。李彬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缺少其中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是不全面的棄核。是不是完全的棄核,也需要有一個科學有序的核查機制,核查不是越細越好,而是應該在核查開始降低視察的介入性,為最終精準核查提供最大的可能性。
“如果特朗普總統(tǒng)得到了無核化方案,但沒有得到其他任何東西,他也是勝利者;如果他得到了任何東西,就是沒有得到無核化,他就是失敗者。” 美國國務院前朝鮮問題特使羅伯特·加盧奇如此認為。
《中國新聞周刊》2018年第22期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