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周》周刊近日(4月20日)的一篇文章稱,整個上世紀80年代,特朗普不斷地對美日貿易關系進行攻擊,稱日本“系統(tǒng)性地吸美國的血”,“特朗普對日本的看法從來沒有變過,某種程度上他也是這么看現(xiàn)在的中國的”。
其實,特朗普對日本的印象遠不限于上世紀80年代。美國第二大鋼鐵生產商紐柯鋼鐵公司CEO迪米克對美國《華盛頓郵報》說,幾十年前,特朗普就將美國失業(yè)和制造業(yè)衰落問題與貿易聯(lián)系在一起。該報稱,進入90年代,參加總統(tǒng)競選時,貿易依然是特朗普的核心話題。1999年,他在CNN拉里·金的節(jié)目上說:這么多年來,對日本來說,我們就像綁縛受鞭打犯人的柱子……看看日本人怎么賣汽車的,看看他們的補貼。
2000年,參加大選的特朗普宣布,如果他獲勝,將任命自己為貿易代表,親自與日本談判。除了日本,他還說德國“想從經濟上接管全世界”,法國需要被教導學會“尊重”。而在回歸真人秀節(jié)目后,他仍保留著對日本人的情緒。特朗普曾厭惡握手,有一次被問到原因,他說:“(握手)會傳播大量細菌……我不介意微微鞠躬。在日本,人們鞠躬,我喜歡這樣。這是我對日本唯一喜歡的地方。”
直到2016年,日本經濟已經歷20年停滯,特朗普仍將日本挑出來,與墨西哥、中國并列為“毀了”美國的國家。
“經濟學家時常批評特朗普及其助手將美國經濟視為大銹帶的觀點,認為他談論汽車、鋼鐵的次數(shù)太多”,英國《金融時報》寫道:“有人懷疑,特朗普和他的貿易團隊對歷史更感興趣,他們想恢復那個時期的榮光。”
日媒:嘩眾取寵的友誼帶來了什么
與美國前總統(tǒng)奧巴馬、甚至小布什相比,現(xiàn)任總統(tǒng)特朗普對日本的態(tài)度顯然不如他們積極。在特朗普競選以及成為總統(tǒng)后,日本可能是除墨西哥和中國外被他“點名批評”最多的國家。但他跟安倍的交往卻讓外界常常對美日關系用“蜜月”形容。
這種“蜜月”帶來了什么?美國“政治”網(wǎng)站的一篇文章寫道:“看到安倍的好朋友拒絕給予豁免,日本政府和企業(yè)界都感到震驚”“讓他們震驚的還有特朗普在TPP上的‘U’型態(tài)度(退出,然后表示興趣,接著又拒絕)……他給加拿大、墨西哥等國關稅豁免,最好的朋友安倍卻什么都沒得到”。
不少分析認為,從一開始,安倍就把寶押在同特朗普建立密切關系上。美國《外交政策》稱,這一策略似乎產生了效果:安倍成為首位與美國當選總統(tǒng)特朗普面對面會談的外國領導人,第二次訪美就跟特朗普一起打高爾夫球。這讓其他國家印象深刻,有學者稱,至少有一位歐洲國家首腦聯(lián)系安倍取經。但如今這種成功在褪色,表現(xiàn)之一是特朗普繞過日本直接跟朝鮮會談,另一個是在鋼鋁關稅上豁免眾多盟友卻偏偏不包含日本。
有日本媒體稱,歐盟及其他國家對于美國的不當要求,都可以馬上表態(tài)拿出反制措施,唯獨安倍政府“腰很軟”,只是表示遺憾,不停地訴說“日本的鋼鋁制品輸出不會影響美國的國家安全”。日本政府還把解決問題的希望賭在安倍與特朗普的“關系”上,盡管美國政府中一直有支持將日本加入豁免名單的人,但最終決斷者特朗普沒有照顧日本。
日本九州大學的一位學者稱,對美國來說,日本從來就不是真正的“伙伴”甚至“小伙伴”,而是“跟班小弟”。從政治與軍事兩方面看,日本都是美國的“附屬國”或“保護國”。這種關系直接反映到領導人交往上。以前的美國總統(tǒng)會顧及日本顏面,表現(xiàn)出“形式上的尊重”,但特朗普對日本不會“虛情假意”,呼來喝去是很正常的事。
“安倍覺得特朗普是自己的好朋友,但特朗普不一定這么認為。”近藤大介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說,在特朗普看來,安倍是值得利用的存在。特朗普經常采用“以小嚇大”的戰(zhàn)術,也就是善于利用小國(日本)對大國(中國)施加壓力。
日本媒體中已經出現(xiàn)反思聲?!度毡緯r報》以“日本需要重建對美戰(zhàn)略?”為題稱,理論上日本是美國在東亞最忠實的盟友,這一關系得到兩國領導人私交支撐,由他們對高爾夫的共同愛好加固。但嘩眾取寵的友誼沒有帶來任何實質好處,隨著日本在朝鮮問題上被邊緣化的擔憂加劇,對美國貿易政策的憂慮加深,日本如今正處于一個緊要關頭。
日本《現(xiàn)代商務》稱,美國在經濟方面并沒有把日本視作“同盟國”,日本政府務必面對這個現(xiàn)實。在特朗普倡導“美國優(yōu)先”的背景下,在適當時候日本應根據(jù)WTO規(guī)則堅決維護自身利益,哪怕與美國意見相左,哪怕站在中國一邊。
【環(huán)球時報駐日本、美國特約記者 蔣豐 李珍 孫秀萍 陳圣源 本報特約記者 張寒 盧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