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外媒稱中國決定汽車行業(yè)未來:或將率先實現汽車人工智能
參考消息網1月23日報道 德媒稱,大眾汽車上周公布了創(chuàng)紀錄的銷售數字。該公司2017年在全球售出的1070萬輛汽車當中有418萬輛是在中國售出的,而在德國只售出128萬輛。大眾汽車的品牌主管赫伯特·迪斯不久前在向汽車專家們發(fā)表講話時說:“盡管堵車問題嚴重,但中國人仍希望擁有自己的汽車,并在盡全力實現這一愿望。”他稱中國是“電動出行的主導市場”。
據德國《圖片報》網站1月21日報道,如今幾乎什么都有數據和統(tǒng)計,很多人甚至會數自己每天走了多少步。以下則是關于汽車的數據:歐洲人走的距離當中有70%是在車內完成的,美國則有80%。只有中國還是軌道交通略微領先,但是用不了多久就不會如此了。
報道稱,當中國人在車展上每塊顯示屏都要量一下時,人們還會笑話他們嗎?在汽車行業(yè)內卻沒人再這么做了。
報道表示,中國決定著汽車的未來。亞洲消費者普遍而言更年輕,對于新技術態(tài)度更加開放,而且在社交媒體上自然也更活躍,而這不僅僅是大眾汽車的看法。
報道稱,自動駕駛將更早在中國實現,早晚高峰花在路上的兩個小時也令這變得大有意義。汽車人工智能所能做到的一切都將率先在中國成為現實。
最重要的是:中國目前銷售的電動車和混合動力汽車就已經比世界任何地方都多。沒錯,這是國家規(guī)定促成的繁榮,但是它也產生了全球各大汽車企業(yè)都需要的創(chuàng)新壓力。它也將給德國電動車發(fā)展以至關重要的推動力。大眾汽車計劃到2020年就要在中國制造和銷售10萬輛電動車,到2025年時則要達到100萬輛。
報道稱,大眾汽車繼加利福尼亞和波茨坦之后的全球第三個未來中心1月24日將在北京開幕。中國人和韓國人早已在德國有他們的未來實驗室,他們往往高薪聘請德國的設計師和工程師,因為他們希望在歐洲市場上看到自己的品牌。
報道認為,現在的問題只剩下誰更快和誰更令人信服了。(編譯/趙漣)

資料圖片:2017年4月19日,2017上海國際車展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拉開帷幕,這是大眾汽車展出的車輛。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2018-01-23 00:1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