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小金庫”的資金流向,檢方發(fā)現(xiàn),樸槿惠將3.65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00萬元)用于支付崔順實的電話費、自家私宅管理費、接受氣功治療及注射費等;用9.76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00萬元)給親信發(fā)勉勵紅包。
此外,樸槿惠還拿出部分賄金,贊助閨蜜崔順實的服裝店事業(yè)。而這家服裝店,是總統(tǒng)專用,其高達6.9億多韓元(約合人民幣400萬元)的運營費用中,部分來自“上供”的賄金。

兩位韓國前國情院院長被拘留起訴
檢方還發(fā)現(xiàn),賄金均以現(xiàn)金方式繳納,主要由樸槿惠前秘書李在萬負責管理。其涉案人員多達30位,全部遭到檢方調(diào)查。
韓聯(lián)社認為,為提高效率,樸槿惠“干政門”案與國情院“上供門”案或分開審理,由于新添罪名,檢方對樸槿惠的求刑建議不可避免將加重。去年12月14日,韓國執(zhí)政黨共同民主黨議員閔丙梪發(fā)推稱,“樸槿惠(66歲)可能被檢方求刑35年。”韓國媒體JTBC也指出,檢方對樸槿惠的量刑建議,求刑25年以上監(jiān)禁的可能性很大。分析稱,檢方認為樸槿惠濫用最高領導人的職權以收取賄賂,犯罪性質(zhì)非常惡劣。
其實,除了最近愈演愈烈的“上供門”,樸槿惠還卷入“白名單”事件。檢方懷疑,樸槿惠政府濫用職權,強迫動員韓國各大企業(yè)出資69億韓元支持保守團體。媒體分析認為,如果相關犯罪嫌疑被查證屬實,被收押在監(jiān)的樸槿惠恐將又添一新罪證。目前,檢方正在就樸槿惠是否介入“白名單”事件,進行調(diào)查。

樸槿惠七人律師團去年10月16日集體請辭
樸槿惠近期活動梳理
2017年10月13日,韓國中央地方法院以樸槿惠有“銷毀證據(jù)的可能性”為由,決定延長關押期限。樸槿惠的拘留時間最長將再延長6個月,即明年4月才能釋放,這引發(fā)樸槿惠方面強烈不滿。
2017年10月16日,樸槿惠庭審時罕見發(fā)言。她否認自身嫌疑,稱審判于她而言是“政治報復”。當天,樸槿惠7名辯護律師集體表明辭意。律師柳榮夏指責法院延期拘捕樸槿惠的判決“毫不合理”,稱“這將是韓國司法史上最恥辱的黑歷史。”樸槿惠表示,“對法官的信任已經(jīng)沒有意義,今后就按照法官的意思審吧。”
2017年10月19日,樸槿惠以健康為由,拒絕出席律師團辭職后的首場聽證會。
2017年10月25日,韓國法院宣布,已經(jīng)為樸槿惠案物色5名新律師。
2017年11月3日,韓國最大在野黨自由韓國黨召開最高委員會會議,作出開除樸槿惠黨籍的決定。
2017年11月27日,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重啟對樸槿惠案件的審理,樸槿惠以健康為由拒不出席,庭審延期次日(28日)舉行。由于樸槿惠再次拒絕出庭,法院最終決定以缺席審理的方式進行。
2017年12月22日,樸槿惠以健康問題為由,拒絕接受檢方傳喚參與當天針對“上供門”的調(diào)查。
2017年12月26日,檢方前往首爾拘留所,調(diào)查樸槿惠“上供門”事件,但因后者不配合無果而終。
2018年1月4日,韓國檢方以涉嫌受賄追加起訴樸槿惠。(編譯/海外網(wǎng) 劉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