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12月13日電 (吳倩 王詩堯 孟湘君) 綜合報道,今年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fā)生80周年,也是第四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80年前,“南京”正經(jīng)歷著最為黑暗的一段時期;80年后,人們用實際行動告訴那年的“南京”,歷史,從未被忘卻,正義,將世代傳承。
【一】

坐落在日本駐韓大使館附近的“和平紀念雕像”慰安婦少女像
12月11日,菲律賓馬尼拉灣,距日本大使館約3公里處,新安放了一座慰安婦銅像。底座上的文字寫道:“這是日本統(tǒng)治下遭受虐待的菲律賓女性的記憶。”這或是這個東南亞國家首次安放此類塑像。
近年來,多座慰安婦塑像落地韓國、美國、德國……那些以生命控訴戰(zhàn)爭罪惡的女性,在血肉之軀湮滅后,得到了思想和精神的延續(xù)。
11月23日,韓國國會法制司法委員會表決通過“日軍慰安婦受害者的生活穩(wěn)定支援法”修正案,指定每年8月14日為該國“慰安婦紀念日”。此外,《南京大屠殺史》韓文版也已正式首發(fā)。這部記錄南京慘案最完整的原創(chuàng)性研究巨著,將通過多種語言向全球發(fā)聲。

當?shù)貢r間10月26日,加拿大安大略省省議會通過華裔議員黃素梅的動議,將每年12月13日設立為該省“南京大屠殺紀念日”。中新社記者 余瑞冬 攝
10月26日,經(jīng)辯論與投票,加拿大安大略省議會通過了將每年12月13日,設為該省“南京大屠殺紀念日”的動議,創(chuàng)西方先例。
上月,在美國加州洛杉磯郡,一座紀念醫(yī)生威爾遜的紀念碑落成。那位被稱為“藍眼睛的南京人”的美國醫(yī)生,冒著生命危險留守1937年的南京,保護救助了無數(shù)南京市民。他在當年的日記信件中,詳盡描述了日軍南京大屠殺暴行,成為向世界展示真相的見證史料。
請告訴80年前的“南京”,國際社會從未忘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