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10月17日電 這幾天,全球數(shù)十家著名天文機構(gòu)宣稱將發(fā)布“重大消息”,吊足了全世界的胃口。北京時間16日晚10點,這一謎底終于揭曉——多家機構(gòu)宣布共同探測到由雙中子星并合產(chǎn)生的引力波及其伴隨的電磁信號。這個“大新聞”說了啥?雙子星合并引力波到底是什么?為何說它是人類首次“看到”的引力波呢?
【人類首次“看到”引力波】

今年2月11日,美國科研人員宣布,他們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于去年9月首次探測到引力波。這一發(fā)現(xiàn)印證了物理學大師愛因斯坦100年前的預言。
北京時間16日晚10點,科學家宣布于今年8月首次直接探測到了由雙中子星并合產(chǎn)生的“時空漣漪”——引力波及其伴隨的電磁信號。
2017年8月17日,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和VIRGO(歐洲“室女座”引力波探測器)共同探測到的引力波事件GW 170817,是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由兩顆中子星并合產(chǎn)生的引力波事件。
隨后的幾秒之內(nèi),美國宇航局Fermi伽瑪射線衛(wèi)星和歐洲INTEGRAL衛(wèi)星都探測到了一個極弱的短時標伽瑪暴GRB 170817A。全球有幾十臺天文設(shè)備對GW 170817開展了后隨觀測,確定這次的引力波事件發(fā)生在距離地球1.3億光年之外的編號為NGC 4993的星系中。
2015年9月14日,LIGO的兩個探測器首次捕捉到由雙黑洞系統(tǒng)合并產(chǎn)生的引力波信號。至今年8月,人類共探測到4次雙黑洞引力波。
與之前“雙黑洞合并”產(chǎn)生的引力波僅持續(xù)一秒甚至更短時間不同,“雙中子星并合”引力波的持續(xù)時間能達到數(shù)秒、數(shù)分鐘甚至數(shù)小時。這也將給予科學家更多的時間來對引力波進行細致的觀察。
另外,由于離地球較近的雙中子星更容易找到,因此其合并產(chǎn)生的強烈電磁輻射與光學反應(yīng)與雙黑洞合并完全不同。屆時人類不僅可以通過傳統(tǒng)天文望遠鏡看到雙中子星,還能將其準確定位。而且,科學家們能首次在可見光下直接觀測到引力波,意味著引力波探測將迎來新時代。
【引力波科學家今年斬獲諾獎】

瑞典斯德哥爾摩當?shù)貢r間10月3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Rainer Weiss,Barry C. Barish和Kip S. Thorne,以表彰他們在引力波研究方面的貢獻。圖為Ranier Weiss(資料圖)。
作為引力波探測的“排頭兵”,美國“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和歐洲“處女座”(Virgo)引力波探測器功不可沒。
為“捕獲”引力波,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于上世紀90年代在路易斯安娜州利文斯頓和華盛頓州漢福德各建造了一個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每個天文臺都有兩個長達4公里的測量臂,呈L型排列。來自加州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等90多所高校的1000多名科學家參與LIGO的日常探測和研究。
Virgo則主要是由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意大利國家核物理研究所(INFN)和荷蘭、波蘭、匈牙利等 5 個歐洲國家合作組織所組成,名稱來自約包含 1500 個星系、距離地球約 5000 萬光年的處女座星系團。
LIGO探測器于2015年9月、12月和今年1月先后3次單獨探測到引力波;今年8月,LIGO和Virgo探測器又共同探測到一次引力波信號。這四次探測到的引力波均由雙黑洞合并產(chǎn)生。
今年10月3日,3名為引力波發(fā)現(xiàn)做出重要貢獻的美國科學家雷納•魏斯、巴里•巴里什和基普•索恩,還因“對于LIGO探測器和引力波探測的重大貢獻”,獲得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