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颶風“艾爾瑪”9月10日早間登陸美國佛羅里達州,引發(fā)狂風、風暴洪潮、暴雨等氣象災害。新華社發(fā)
應急救災機制和氣候變化政策受拷問
數(shù)周之內(nèi),兩場威力巨大的颶風“哈維”和“艾爾瑪”先后襲擊美國,這在美國歷史上是罕見的。美國的應急救災機制、長期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因此也引起了美國社會的反思。
美國多個部門參與救災,聯(lián)邦、州和地方政府部門的協(xié)調(diào)并不容易。災害發(fā)生后,對災區(qū)第一時間提供緊急救援對歷屆政府來說都是挑戰(zhàn)。當?shù)貢r間9月8日下午,特朗普簽署一項法案,向受“哈維”颶風影響的災民及其他救災項目撥款超過150億美元,其中撥款74億美元用作“艾爾瑪”颶風等其他自然災害救災資金。這是為解救燃眉之急特朗普主動與國會民主黨領袖達成的妥協(xié)。作為妥協(xié)的一部分,特朗普同意美國政府舉債上限延長至12月15日,這一決定引起部分共和黨議員不滿。
接連出現(xiàn)的颶風也使人們重新思考美國的氣候變化政策。一些科學家認為,氣候變化使得“艾爾瑪”這類強颶風登陸的幾率大大增加,因為颶風都是從較為溫暖的海洋洋面形成,全球氣候變暖無疑加劇了颶風的生成。
邁阿密市市長托馬斯·里加拉多說:“總統(tǒng)、環(huán)境保護署等所有決策者都需要思考氣候變化的問題。如果颶風不算氣候變化,不知道什么能稱作氣候變化。”《紐約時報》評論稱,海平面、氣溫上升同颶風加劇之間的關(guān)系再簡單不過了,只不過科學議題在美國也越來越政治化,在華盛頓談論氣候變化同談論控槍一樣,變成一個有爭議的話題。
特朗普多次聲稱氣候變化是一場“騙局”,并在其就任總統(tǒng)后退出了《巴黎協(xié)定》。美國環(huán)保署署長斯科特·普魯特認為汽車、發(fā)電站等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不是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因此廢除多項應對氣候變化的措施。
美國新政府上臺后,同時推行減稅、減赤計劃,再加上共和黨保守力量的推動,大幅削減應對氣候變化、天氣預警、社會福利等方面的開支。白宮提交的預算報告計劃在2018年削減環(huán)保署開支26億美元,而國會眾議院正在審議的預算草案計劃削減開支5.28億美元,減少約1/5的工作人員。
此外,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預算也減少了16%,負責氣候變化的海洋和大氣研究所的預算則被削減32%,國家氣象局的預算也被削減了8200萬美元。美國聯(lián)邦政府主要負責救災的美國聯(lián)邦應急管理局的預算被削減了6億美元。這些行動是否恰當,引起美國輿論反思。
原標題:強颶風“艾爾瑪”沖擊美國佛州 超700萬人緊急撤離
原鏈接:http://www.chinanews.com/gj/2017/09-12/8328378.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