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前秘書長、下屆韓國總統選舉潛在候選人潘基文12日返回韓國后,出席了一系列活動,為其可能參加的選舉造勢。不過,在美國住了10年的他回國后似乎有些“水土不服”,頻頻被媒體拍下尷尬瞬間。
潘基文的反對者認為,這些尷尬瞬間顯示出他高高在上、脫離民眾,而一些支持者則表示他只是尚未適應韓國的生活。

當地時間2017年1月12日,韓國仁川,卸任的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返回韓國。
【被指“不接地氣”】
《韓國時報》18日報道,潘基文12日抵達韓國仁川國際機場后,就開始遭遇難堪。在數以百計媒體記者和支持者包圍下,他走進一家便利店,拿了一瓶法國產飲用水。這時,身旁的助手向他提出建議,他立即改變決定,換成韓國牌子。
接下來,潘基文走到自助購票機前,準備購買地鐵票。令人意外的是,潘基文把兩張面值1萬韓元的紙幣重疊起來,塞入投幣口內。正常情況下,購票者一般會把兩張紙幣先后投入。這一瞬間剛好被媒體記者拍下。
返回韓國次日也就是13日,潘基文又曝出“打小抄”傳聞。他13日前往國立公墓顯忠院祭拜,并在留言簿上留言。這時,他從口袋里拿出一張小紙條,把上面事先準備好的話抄在留言簿上。
潘基文14日前往京畿道一處殘疾人社區(qū)訪問,又因“喂粥事件”遭到批評。電視新聞畫面顯示,潘基文當時穿著圍裙給一名老婦人喂粥,卻不小心把粥灑在對方臉上,引發(fā)爭議。
他的最近一次尷尬瞬間發(fā)生在17日。當天,潘基文前往韓國前總統盧武鉉的家鄉(xiāng)慶尚南道金海市峰下村。這一次,潘基文又在留言簿上出錯,把盧武鉉一句名言中的“世界”一詞誤寫成“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