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法國防范恐襲存在哪些問題?
李偉認為,法國警方沒有做好應對大型卡車襲擊案件的準備,雖然擊斃了嫌犯,但最終造成的人員傷亡數量巨大,說明法國在應對這種形態(tài)的恐怖襲擊上依然存在準備不足的問題。“單純的被動防范很難防止恐怖事件的發(fā)生。反恐情報能力薄弱是法國防范恐怖襲擊最致命的弱點。”李偉說,反恐情報的能力建設是一個長期過程,涉及能力、技術和專業(yè)化等方方面面,短時期很難快速提高反恐情報的收集能力和反恐預警能力,因此歐洲國家要想避免類似事情發(fā)生還任重道遠。
7 歐洲會否繼續(xù)“向右轉”?
再三發(fā)生重大恐襲,讓更多法國人感到不安全,也使得奧朗德政府威信備受打擊。專家認為,如果應對不力,包括法國在內的歐洲國家可能越來越保守“內向”,助長極右翼排外情緒,導致右翼勢力在整個歐洲繼續(xù)抬頭、上升。
法國的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去年5月在歐洲議會選舉中獲得25%的選票和24個議席,超過社會黨和共和黨這兩大主流政黨。該政黨嚴控申根、反對接納難民的政策迎合了一部分民眾心理。國民陣線主席瑪麗娜·勒龐當前在民意調查中領先,成為2017年總統(tǒng)選舉熱門人選。
王義桅說,恐襲危機下,奧朗德的社會黨執(zhí)政能力面臨巨大考驗,而右翼勢力卻可能借危機上位。“明年法國總統(tǒng)選舉即便不是勒龐當選,也可能是其他右翼勢力,他們會重新以強硬手段來應對威脅和挑戰(zhàn)”。
北京晨報記者 韓娜
時間軸
近年法國
重大恐襲事件
2015年1月7日
巴黎查理周刊雜志社總部遭遇恐怖襲擊,造成包括主編在內的12人喪生。同月8日和9日,法國又發(fā)生武裝分子在巴黎南郊一所猶太學校附近開槍打死一名女警察、打傷一名道路養(yǎng)護人員以及在巴黎萬塞訥門猶太食品雜貨店劫持人質等恐怖襲擊事件。除被擊斃的武裝分子外,這一系列恐怖襲擊事件共造成17人遇難。
2015年6月26日
一名襲擊者攜帶極端組織旗幟,駕駛車輛闖入法國圣-岡丹-法拉維耶工業(yè)區(qū)一家工業(yè)氣體工廠,制造了巨大爆炸和火災,造成1人死亡、多人受傷。法國總統(tǒng)奧朗德說,事件具有“恐怖性質”。
2015年11月13日
法國首都巴黎轄區(qū)內發(fā)生多起恐怖襲擊,造成至少130人死亡、350多人受傷,其中99人傷勢嚴重。極端組織“伊斯蘭國”聲稱實施了襲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