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當?shù)貢r間2015年11月12日,伊拉克北部重鎮(zhèn)辛賈爾,庫爾德自治區(qū)武裝在以美國主導的“國際聯(lián)盟”空中支援下,突破了“伊斯蘭國”武裝分子設在辛賈爾外圍的防線。
相比于十余年前,如今,提及反恐,本拉登或者基地組織似乎已不再是人人念叨的對象,風頭正盛的“伊斯蘭國”(IS)正成為了恐怖主義的新代名詞。
此外,不同于當年劫持飛機撞大樓這樣簡單粗暴的行為,恐怖主義如今表現(xiàn)得更加復雜多樣,地鐵、學校、車站、機場等等,恐怖襲擊的魔爪正以更頻繁、更猝不及防的形式出現(xiàn)。
今天,曾經(jīng)的“恐怖魔頭”已斃命5年,可是,恐怖主義的似乎越來越近。有分析稱,當下,面對氣焰囂張的恐怖主義,全球當然需要更為凝心聚力的反恐,但是,面對“越反越恐”的尷尬,全球也應為十余年間的反恐戰(zhàn)略進行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