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9日,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工作人員在給大熊貓寶寶喂奶。
元旦將至,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內(nèi)13只2022年新生大熊貓寶寶集體亮相,為游客們送上新年祝福。
新華社記者 胥冰潔 攝

12月29日,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工作人員在給大熊貓寶寶喂奶。
元旦將至,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內(nèi)13只2022年新生大熊貓寶寶集體亮相,為游客們送上新年祝福。
新華社記者 胥冰潔 攝
 
          12月19日,大陸贈臺大熊貓“團團”的病理解剖報告出爐,確認“團團”大腦罹患“肥胖細胞型星形膠質(zhì)細胞瘤”。這是一種原發(fā)性腦瘤,也是造成“團團”癲癇的原因。 11月19日,大陸贈臺大熊貓“團團”在臺北市立動物園因病情惡化離世,當天進行了病理解剖工作,并將采樣組織送驗。(總臺記者 荊銳 代欽夫)
 
																圖為一名參觀者用手機拍攝一幅名為《登高者》的大熊貓元素的漆畫藝術(shù)作品?!⒄祭ァz 圖為一名參觀者用手機拍攝一幅名為《重返家園》的大熊貓元素漆畫藝術(shù)作品?!⒄祭?攝 圖為一名參觀者用手機拍攝一幅名為《大愛無疆》的大熊貓元素的漆畫藝術(shù)作品?!⒄祭?攝 現(xiàn)場展出12位...
中新社北京12月1日電 題: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將加強兩岸合作 愿大熊貓為臺灣民眾帶來更多歡樂 “兩只大熊貓到臺灣后,深受臺灣同胞的喜愛。在‘團團’生病期間,許多臺灣同胞為它祈福,我非常感動,謝謝大家對‘團團’的喜愛和關(guān)心。”大陸的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大熊貓中心”)副主任李德生近日在成都接受中新社記者視頻連線采訪時說。 兩岸保育團...
新華社臺北11月20日電(記者齊湘輝 黃揚)19日13時48分,罹患腦部疾病的大陸贈臺大熊貓“團團”,在麻醉沉睡中停止了心跳。4歲來臺的“團團”,生命定格在18歲。 消息傳出,兩岸同胞痛惜不已,以不同方式表達對“團團”的悼念和追憶。“‘團團’不怕了,不痛了,好好走,謝謝你這些年帶給我們這么多美好的回憶……”“‘團團’走好,謝謝你陪伴兩岸同胞這么多年……”潮...
中國臺灣網(wǎng)11月21日訊 大陸贈臺大熊貓“團團”19日下午1點48分病逝,兩岸民眾皆感到不舍與惋惜。很多島內(nèi)民眾自發(fā)在自媒體表達哀傷之情,臺灣地區(qū)前領(lǐng)導人馬英九、臺北市長柯文哲等政治人物也紛紛通過不同形式進行哀悼,感謝“團團”14年來帶給臺灣許多美好回憶。 2008年未滿5歲的“團團”“圓圓”結(jié)伴來到臺北,自此落地生根,成家育兒,而“團團”、“圓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