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風之喻
自然生態(tài)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態(tài)也要山清水秀。
2015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西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下大氣力拔“爛樹”、治“病樹”、正“歪樹”,使領導干部受到警醒、警示、警戒。
代表們告訴總書記,2014年,江西省狠抓反腐倡廉和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落實,與此同時,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各項指標全線飄紅。
總書記說:“可見,反腐并不會影響經(jīng)濟發(fā)展,反而有利于經(jīng)濟發(fā)展持續(xù)健康。”
對“爛樹”,需以霹靂手段徹底拔除之,以正綱紀。對“病樹”和“歪樹”,則須正其主干,剪其病枝,使之恢復挺拔,此乃真正愛護之舉。
治黨必須從嚴。若失之于寬、失之于軟,危害的是整個政治生態(tài)。
2021年6月3日,黨員在上海中共一大紀念館重溫入黨誓詞。
此外,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tài),關鍵在領導干部。
2017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四川代表團審議時對各級領導干部提出明確要求:把好用權“方向盤”,系好廉潔“安全帶”,激濁揚清,扶正祛邪,自覺為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tài)履職盡責、作出貢獻。
2013年,在上海代表團,總書記強調,各級干部要轉變工作作風,牢固樹立群眾觀點,保持奮發(fā)有為的精神狀態(tài),發(fā)揚釘釘子的精神;2014年,在安徽代表團,總書記再次強調,要發(fā)揚釘釘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韌勁,善始善終、善作善成,不斷取得作風建設新成效;2015年,在吉林代表團,總書記要求持之以恒把民生工作抓好,發(fā)揚釘釘子精神……
一個個比喻,一次次強調,彰顯猛藥去疴、重典治亂的決心與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振奮了黨心民心。
…………
這十年,習近平的兩會妙喻,言簡意深,直抵人心。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