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記者從四川省公安廳獲悉,近日,樂山警方克服重重困難,歷時4年成功偵破一起明代佛頭被盜案,追回文物10件,成功打掉1個盜掘文物團伙。

2017年8月20日,位于四川樂山市夾江縣龐坡洞的10尊佛頭(明朝嘉靖元年的紅砂石摩崖造像)被盜,案發(fā)后,部、省、市、縣公安機關高度重視,迅速抽調精干警力成立“8.20”佛頭被盜案專案組,全力開展案件偵查工作。

由于案發(fā)地位置偏僻,犯罪嫌疑人手法熟練,作案時間難以精確圈定,給案件偵破增加不少難度,案件偵辦一度陷入僵局。專案組民警連續(xù)作戰(zhàn),通過現(xiàn)場勘查、走訪周圍群眾,初步判斷這是一起隨機性的流竄作案,作案人數(shù)為2至4人。與此同時,專案組還專程到樂山、眉山、資陽、成都以及周邊區(qū)縣調查并遠赴遼寧、廣東、深圳等共計20余個省市縣相關文化古玩市場等場所摸清文物古玩市場產業(yè)鏈。

經調查,專案組民警從江蘇省某監(jiān)獄服刑人員黃某處摸排出一條重要線索:黃某通過QQ考古交流群認識“小張”,并通過“小張”結識“小唐”,隨后在QQ聊天中“小唐”稱手里有佛頭尋求銷路。但數(shù)日后,“小唐”告訴黃某佛頭已成功賣出。
為此,專案組民警立即對該線索進行研判,確認QQ群中的“小張”真實身份為四川省平昌縣人張某某,2016年曾到過夾江縣木城鎮(zhèn),并且在閑聊中向他人透露過有盜墓的想法,張某某的關系人“小唐”也逐漸浮出水面,此人為簡陽市人楊某,且長期冒用他人身份信息,與古文物圈子有所交集。
2021年5月12日,專案組民警分赴重慶市南川區(qū)和巴中市平昌縣,對犯罪嫌疑人楊某、張某某同時收網抓捕。

楊某、張某某被抓捕歸案后,在確鑿的證據(jù)面前,如實供述了犯罪事實:2017年兩人網上伙同“眼鏡”和“瘸子”,4人相約見面后,一起駕車流竄夾江盜取龐坡洞佛頭。但楊某、張某某均表示不知曉“眼鏡”和“瘸子”的真實身份。同時,兩人還交代出將10尊佛頭以10000元價格全部賣給成都的“蔣老板”,4人分贓后各自潛逃,互刪電話再無聯(lián)系。
基于此時的線索信息,專案組民警及時調整偵查方向,在成千上萬的車輛信息中鎖定了一臺棕色越野車,通過仔細分析,最終偵查出“眼鏡”與“瘸子”的身份:重慶人王某以及攀枝花人吳某。

2021年5月27日,專案組民警在重慶和攀枝花兩地同時收網,成功將王某、吳某兩名犯罪嫌疑人抓獲,兩人對盜竊佛頭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隨后,根據(jù)贓款流向,專案組成功鎖定收購佛頭的“蔣老板”為成都人蔣某某。專案組民警果斷出擊,迅速將犯罪嫌疑人蔣某某抓獲。根據(jù)蔣某某交代及前期深度經營發(fā)現(xiàn)的文物銷贓情況,專案組立即趕赴福建,追繳全部被盜文物。目前,案件還在進一步深挖偵辦中。
(總臺記者 黃鸝)
來源:央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