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展覽上,習近平重點看了什么
總書記當天參觀的這個展覽,從革命、建設(shè)、改革到進入新時代,精心設(shè)計了4個部分,共展出2600余幅圖片、3500多件套文物實物。據(jù)了解,這是第一次全方位、全過程、全景式、史詩般展現(xiàn)中國共產(chǎn)黨波瀾壯闊的百年歷程。

△氣勢磅礴的長城主題漆畫(總臺央視記者王策拍攝)

△馬克思《布魯塞爾筆記》第四筆記本手稿(總臺央視記者范學禹拍攝)
革命文物承載黨和人民英勇奮斗的光榮歷史,記載中國革命的偉大歷程和感人事跡。今年3月,總書記專門對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diào)要加強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弘揚革命文化,傳承紅色基因。

△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后更名為《新青年》,新文化運動由此開端。(總臺央視記者段德文拍攝)

△革命根據(jù)地的創(chuàng)建展板(總臺央視記者范一鳴拍攝)
了解歷史才能看得遠,理解歷史才能走得遠。2013年7月,習近平在河北調(diào)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就曾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多重溫我們黨領(lǐng)導人民進行革命的偉大歷史,心中就會增加很多正能量。”

△遵義會議復原景觀(總臺央視記者范學禹拍攝)

△黨的七大投票箱(總臺央視記者楊新禹拍攝)

